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6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傩文化起源于远古渔猎期的"狩猎舞",距今约300万年。天生生理孱弱的"正在形成中的人",因善"假物以为用",而有效地驱逐、猎获凶猛的野兽,确保了族群的生存和发展。狩猎快感的长期积淀,形成了他们的"人的类自信"。这种集体无意识,推动了原始"傩"舞(狩猎舞)的自发创作,并成了它的精神内核。"正在形成中的人"凭着"假物以为用"的智慧和"人的类自信"的豪情,完成了向"完全形成的人"的飞跃。原始"傩"舞正是这一飞跃的闪光。经300万年的传承,傩文化虽曾经受过巫文化、道、佛等宗教的影响而蒙上神秘色彩,但其精神内核不变,基本"构件"未改。  相似文献   
172.
"还傩愿"是广泛流传在西南少数民族当中的民间宗教信仰.以湖南桑植高傩为个案研究,阐述高傩仪式环境中的空间造型艺术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分类特点,造型艺术在神圣空间构建中的作用,以及仪式环境对造型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3.
为抑制大风环境下兰新高铁接触网正馈线强烈舞动及线间放电现象,基于接触网结构和正馈线舞动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绝缘防舞装置,其绝缘保护套可提高线间绝缘裕度,扰流段可改变导线整体气动特性.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风速下安装防舞装置前后正馈线气动特性和舞动响应,研究不同覆盖率、扰流段高度和绝缘保护套厚度参数影响下装置的防舞效果,最后分析了新型绝缘防舞装置的电场特性.结果表明:安装新型绝缘防舞装置可以抑制导线舞动且防舞装置覆盖率越高,防舞效果越显著.安装四段防舞装置后导线垂向和横向舞动幅值最高分别下降57.76%和54.68%.装置的扰流段高度为75%绝缘保护套外径且护套厚度为3 mm时防舞效果更明显.装置安装后正馈线表面最高场强下降52.96%,距正馈线4 mm圆周平均场强下降36.71%.研究成果可为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正馈线及其他架空输电导线舞动提供合理有效的防舞方案.  相似文献   
174.
台湾天界神傩源自中原驱逐邪崇的理念,是中华远古傩文化在闽台信俗文化圈衍生的表演形态,较为完整地承袭了中华傩文化的核心思想与处事逻辑。它在借鉴传统“大神尪”傩舞形象塑造的基础上,基于两岸民众信仰、情感与审美情趣,从神祇定位、身型扮相与行傩阵法等方面丰富“大神尪”傩仪的符号内容,使其融祭祀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塑造出正义凛然、俊美挺拔、不怒自威、武艺超群的将帅神尪形象,并从娱神娱人转化为两岸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蕴含着镌刻历史、传承艺脉进而根植人心的民俗意涵。两岸傩文化同根同源,台湾天界神傩是两岸信俗理念互渗与仪式互鉴的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5.
《漳州师院学报》2022,(4):68-74
闽南地区的“准傩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坛内之戏,它更多是让普通民众(半职业性的艺阵队伍)也能参与其中,通过带有群众性祭祀的仪式场域的构建,让声、乐、舞与戏协同发挥驱疫功能。通过漳州龙文朝阳镇六石社区的舞狮艺阵这一生动的典型民俗为例,解析弄狮的艺术特征与傩文化内涵,由此窥见闽台地区民间傩仪艺术形态的历史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