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3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据统计2010年世界探明化石能源储量天然气占21.1%,煤炭占54.78%,石油占24.12%,而同年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为天然气占27.37%,煤炭占34.05%,石油占35.58%(2011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可见煤炭的储采比远大于石油,将成为未来化石能源的主力.而我国化石能源探明储量比例约为煤96.14%,石油1.78%,天然气2.08%,而从消费角度看,近年来虽然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一半,而煤炭仍能占国内一次能源的70%左右.煤炭作为中国的主导化石能源是难以改变的.  相似文献   
82.
 CO2咸水层封存是减少人为CO2排放最有效的选择之一,是人工制造巨量碳汇的新型地质工程。全球商业化规模CO2封存项目和中试尺度的现场试验10年以上的平稳运行表明,CO2咸水层封存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本文从CO2咸水层的封存机制、储量评价、监测和预测、安全评价和利用方面作了系统评述。水热实验和数值模拟是目前水-岩-CO2相互作用过程和CO2封存机制研究的重要方法,但需要现场试验数据的验证。储量评价主要基于CO2溶解捕获原理,参数的确定方法及不同尺度上方法的选择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地震法为代表的地球物理方法能够有效监测储层中CO2晕的形态,但价格昂贵不宜广泛应用,新方法的试验很有必要;地球化学方法能够及时反映CO2注入后的运移及储层的响应,简单易行,成本较低,但需要监测孔;数值模拟方法能为CO2晕的运移形态和方向提供依据;需要依托一套适用性强的多种方法联用监测技术。安全评价技术包括数值模拟、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及各种模型建立,还需从公众认可度及加入大规模项目数据角度提高和完善。考虑到成本问题,CO2咸水层利用值得重视,特别是实现地热可持续开发利用的CO2-EATER技术的发展。国外在CO2海相咸水层封存的技术发展较快,国内沉积盆地可用于CO2封存的咸水层多以陆相沉积为主,储层水化学、水文地质和矿物岩性特征与海相咸水层有很大差异,非均质性也较突出,需要在借鉴和学习国外经验的同时突出自己的特色和重点。  相似文献   
83.
煤层气田在勘探评价初期,储量估算参数往往存在一定的分布区间,采用体积法估算储量难以给出确定结果.针对此类问题,以M煤层气藏为例,利用概率法估算储量,围绕储量估算参数(储层面积、厚度、含气量),结合地质分析和储量参数样本分别建立理论分布模型(三角分布、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伽马分布)和任意分布模型;利用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和卡方检验对相关理论分布模型进行拟合度优选;确立储层面积采用三角分布和正态分布模型,储层厚度采用威布尔分布和任意分布模型,储层含气量采用伽马分布和任意分布模型,并形成4组不同模型组合方案,再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任意分布模型服从原始样本分布,置信区间较窄,理论分布模型则体现过滤作用,两者对储量估算结果有一定影响;储层含气量对储量估算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法可以排除人为因素,估算出不同概率级别下的储量,从而起到降低决策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随着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取得的良好进展,预示着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具有缓解我国能源压力的巨大潜力,将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热点.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在资源储量评估、水平井钻探和完井、开采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美国相比,我国页岩气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对页岩气的开发在开采技术、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开发成本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5.
矿产勘查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查明地下矿产的资源储量。由于矿产资源赋存方式千差万别,开发利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要研究适合不同矿种、不同赋存方式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其参数,估算方法和参数采用不当,针对性不强,势必造成估算的资源储量偏离矿区实际情况,直接影响后阶段的矿山建设。  相似文献   
86.
吉林扶余油田是地质储量达亿吨级以上的大油田,该油田储层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地下原油粘度较高。  相似文献   
87.
在调研国内外油气储量增长趋势预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翁旋回、龚帕兹、逻辑斯谛和高斯模型中各参数的地质含义和对曲线形态的控制作用.应用以上4种模型对苏北盆地2006—2030年石油储量增长趋势进行了预测.在预测效果上,左偏型的翁旋回和龚帕兹模型比对称型的逻辑斯谛和高斯模型更符合我国含油气盆地的储量增长特点.  相似文献   
88.
基于储量价值的油田井网密度优化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索油藏井网密度与区块储量价值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储量价值的最优井网密度计算模型,从而将反映石油储量开发动态的地质参数引入价值评估模型中.最后以胜利油区的采收率公式为基础,将该模型应用到胜利油区典型区块,对典型区块在价值量下的井网密度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两个区块都处于过度加密状态.  相似文献   
89.
1995年以来黄河下游碳储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分析碳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探寻碳储量驱动因素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采用InVEST模型与LMDI方法,分析1995-2015年间黄河下游各县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重点关注城镇(人口、土地)快速扩张对碳储量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①黄河下游地区碳储量呈减少趋势,1995-2015年间减少6.4%....  相似文献   
90.
寻找石油     
石油蕴藏在地下深处,很多石油层埋藏于地下几千米的地方我们仰望天空,可以观察数万光年以外的星系,但我们俯视大地却无法窥视哪怕是地表以下1米的秘密。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找到地下深处的石油呢?石油在哪里在你的想象中,石油是不是存在于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