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4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微铂电极研究Sn~(2+)的成核动力学,结果表明在(?) 大于0.06 V 时可得Sn 的单核,其成核速度及晶核生长速度均可以从其三维成核诱导时间和连续成核机理获得.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Na_2CO_3在PET中的成核作用及机理、对结晶体结构变化、结晶动力学进行了讨论,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结晶的PET晶体结构的差异。Na_2CO_3使PET结晶完善性,结晶度,晶体有序度增大,结晶速度加快,晶核尺寸变小,其成核作用是以化学反应机理进行的,成核中心是COO~-Na~+。  相似文献   
3.
描绘了胆固醇型结石形成过程中胆固醇结晶的生化图景。着重从相变动力学的角度对过饱和胆汁结晶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能的结晶机制。通过简化的模型.,给出了结晶推动力,并绘制了可能的C-X图。△Gs,△Gn,△Gnuc的提出可能促进促、抗成核因子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傅强  黄锐 《中国科学(E辑)》1996,26(5):467-473
从分析聚乙烯伸直链晶体形成的动力学条件出发,结合乙基纤维素液晶能诱导聚合烯ECC生成和高压结晶试样出现分层现象的流动痕迹的实验事实,得出了高压微压流动是ECC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一迄今未见报道的结论,为ECC的束状成核模型找到了动力学基础和实验依据,根据晶核形成一消失是相互转化的随机过程这一特点,讨论了束状成核的生长速率G和表面成速率J的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定柱子挠曲线形状,简化了文献中方钢管混凝土偏压柱极限承载力的数值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经过大量计算,分析了各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计算离心螺旋筋管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承载力的理论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与实验对比、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据晶体相变的成核理论及晶体原子扩散的计算,定量出推导出了共析碳钢的过冷奥氏体-珠光体转变的时间-温度-相转变开始的函数关系式。与此相变的实验曲线的定量表明;推导与实验曲线在形状上符合。  相似文献   
8.
新型聚丙烯β晶型成核剂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成核剂的缺陷与不足,选取不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等规聚丙烯β晶型成核剂。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偏光显微镜(PL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几种手段对其改性聚丙烯的晶体结构、结晶形态及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Y30是一种有效的β晶型成核剂,在其质量分数为0.5%时,β晶相对百分含量达76.78%;晶体表现为典型的β晶形态;与市售β晶型成核剂TMB-5相比,结晶温度提高不明显,但结晶度提高了6%。  相似文献   
9.
可以调控和诱导矿化的CTAB/正己醇/十六烷/水和T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的两个拟三元微乳液体系作为磷酸钙盐矿化的“模板”.利用SEM、TEM、XRD和FT—IR等手段研究了产物的微观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的微乳及微乳中不同的相可以调控产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而且即使在相同的微乳体系中,由于成核作用的不同也可以导致最终产物的结构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首都圈地区b值随震源深度的变化: 对地震成核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首都圈地区1980~2000年发生的2098个地震作重新定位, 获取了其中1825个地震精确的震源位置. 基于地震精确定位结果, 系统地计算了不同深度段的b值, 发现研究区b值随震源深度的增加具有系统减小的趋势, 且在地壳8 km上下的减小趋势最为突出, 表明在地壳浅部 (0~8 km)以小震为主, 大地震较少, 故b值高; 而在深处(8~25 km), 大地震相对较多, b值减小. 这一现象的背后物理机制可以从地壳介质复杂程度与应力状态的变化得以解释, 破裂易于在地壳介质相对均匀、岩石静压力较高的地壳深处成核形成大地震. 推测首都圈地区未来强震多发生在8 km以下的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