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7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79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16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贫血疾病,补铁剂是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但目前使用的传统补铁剂效果不太理想.本项目将中医药补血理论与现代医药分析研究技术相结合,以当归补血活血的有效成分当归多糖与高价铁为原料,合成新型补铁剂--当归多糖铗复合物(APIC).研究表明,APIC对缺铁性贫血(IDA)大鼠和溶血性贫血小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口服安全性高,具有工艺简单、性质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APIC具有双重补血机制,一方面其配体当归多糖(ASP)可直接刺激红细胞生成来缓解贫血症状,并通过刺激内源性EPO的生成,下调肝细胞内转录调控因子C/EBPα的表达及其与hepcidin DNA的结合活性,抑制hepcidin的表达,从而提高铁的吸收和利用;另一方面,APIC中的铁核又能及时补充机体所需的铁,从而发挥补血和补铁的双重功效.该项目为防治铁代谢障碍性疾病提供新型药物以及理论和实验基础,同时也为发现多糖新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理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2.
印度块菌粗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热水浸提法提取印度块菌(Tuberindicum Cooke&Massee)子实体粗多糖(TICP)的最优工艺,根据方差分析结果确定了热水浸提法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100℃,提取2次,多糖提取率为6.790 2%.用95%乙醇对粗多糖进行醇沉,然后利用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法、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铁离子螯合能力及测定还原能力等方法对上述印度块菌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块菌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0.26 mg/mL,其次为还原能力和铁离子螯合能力,其EC50值分别为1.15 mg/mL、2.80 mg/mL,同时块菌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当浓度为20 m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为72.06 U/mL.  相似文献   
63.
假木豆脂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假木豆(Dendrolobium triangulare(Retz.)Schind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为正三十三烷醇(1),正二十八烷酸(2),正三十二烷醇(3)正三十四烷酸(4),正三十二烷(5),正二十九烷(6).化合物1-6均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4.
假丝酵母Candida sp.木糖发酵生产乙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供氧水平、培养基初始pH值、木糖质量浓度等条件对假丝酵母1779A木糖发酵生产乙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30℃)、转速(150r/min)恒定的条件下,假丝酵母木糖发酵生产乙醇适宜在半好氧务件下进行,乙醇产生的最适初始pH值为5.0,最适木糖质量浓度为60g/L,最大乙醇转化率为62.1%.假丝酵母木糖发酵生产乙醇存在葡萄糖效应,以葡萄糖与木糖的质量比3:1混合发酵生产乙醇时的产量比单独木糖发酵生产时的高57.6%.  相似文献   
65.
探究红参中分级醇沉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得红参粗多糖,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55%,60%,65%),分级沉淀得不同级分的红参多糖(RGP-55,RGP-60和RGP-65).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紫外、 红外扫描进行纯度和结构分析.CCK-8法研究红参多糖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  相似文献   
66.
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 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分别研究了提取溶剂pH值、 料液比、 提取时间、 提取温度和提取溶剂乙醇浓度5种因素对黄芪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对醇碱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的含量进行 检测, 计算黄芪多糖的提取率为19.15%, 分别是水提取法和碱提取法的3.53倍和2.63倍, 残渣中有效成分的残留量低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7.
试验研究了5 L发酵罐上液体深层培养假密环菌,生产菌丝体复合多糖的发酵条件,同时比较用酵母泥作培养基和用马铃薯作培养基发酵过程中假密环菌的生长情况、产多糖量和菌丝体生长形态.结果表明:接种量为5%,温度(26.0±0.5)℃,pH为6.00±0.2,溶氧保持在20%以上;从培养开始到收罐的0~85 h,搅拌速度从80 r/m in到160 r/m in分阶段递增;补料分批发酵,上罐培养3~4 d为最适发酵条件.使用马铃薯复合培养基发酵的发酵液中菌密度最高可达11.541 g(干质量).L-1,而使用酵母泥复合培养基菌密度最高达9.657 g(干质量).L-1,前者比后者高出19.51%.而酵母泥培养基的多糖质量浓度则最高达1.27 g.L-1,比马铃薯培养基高出22.83%.且平均培养时间比马铃薯培养基缩短12 h.  相似文献   
68.
桑黄菌质多糖的固态发酵及其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采用固态发酵的方法,将经液态发酵产生的桑黄菌球接种到固态培养基中继续发酵,寻找最佳培养基并对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提取桑黄菌质多糖,灌胃给予环磷酰胺(CP)创伤小鼠,观察其对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质量分数的影响。抗氧化实验表明,桑黄菌质多糖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和肝组织SOD活性,降低MDA质量分数,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羊栖菜多糖分离纯化和结构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提取的羊栖菜多糖用sevage法除蛋白、H2O2脱色后得到羊栖菜多糖半纯品,依次通过DE-AE-52、Sephadex G-200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SFPS-B2、SFPS-C1、SFPS-D2三个多糖组分,用Sephacryl S200-HR柱层析鉴定纯度,三种组分的多糖为均一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86.02%、81.05%、86.95%.对SFPS-D2进行结构初步研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毛细管电泳分析,结果表明SFPS-D2不含蛋白质和核酸,多糖组成以β构型的吡喃糖苷键为主,含有硫酸基-O-SO3,其单糖组成以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为主,其比例为木糖∶葡萄糖∶半乳糖=3.45∶5.8∶1.  相似文献   
70.
从单因素实验入手,用化学方法探讨了东北枸杞多糖的浸提条件,包括浸提固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浸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热水浸提法,料水比1∶15,100℃水浴中浸提4 h,用95%的乙醇醇沉2 h,产率较高。用Sevag法除蛋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