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79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21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目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U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UGPase)是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在生物体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本实验以香菇新808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碳、氮源对香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发酵培养(25 °C,30天),烘干菌丝体称取其生物量,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体胞内多糖含量,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碳氮源下菌丝体ug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测定UGPase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与普通PDA培养基比较,除以硝酸铵为氮源外,其余碳氮源均能提高香菇菌丝体生物量,其中以麦麸为碳源的生物量最大(0.63g)。以小分子糖(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为碳源、有机复合物(麦麸和黄豆芽)为氮源时,ugp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UGPase酶活性更高,同时,其香菇菌丝胞内多糖的含量也更高。其中分别以蔗糖为碳源,以麦麸作为氮源时,ugp基因表达量、UGPase酶活性(分别为4043.80U/mg和3873U/mg)和菌丝胞内多糖含量(分别为3.60%和3.86%)最高,ugp基因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19倍和6.52倍。【结论】香菇菌丝ugp基因转录表达水平、UGPase酶活性以及菌丝胞内多糖含量三者之间显示出较高的正相关性。小分子碳源(蔗糖、麦芽糖和甘露糖)、有机氮源(麦麸和黄豆芽)有助于香菇菌丝多糖的合成,其中蔗糖和麦麸可作为香菇液体发酵优势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以炮制的干天麻为原料,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比较了八种大孔树脂(AB-8、D101、LX-17、D301、NKA-9、S-8、LSD-001、ADS-7)对天麻多糖静态吸附-解析效果,筛选出最佳纯化树脂,再研究最佳树脂纯化天麻多糖工艺参数.结果为:八种大孔吸附树脂中D101对天麻多糖的纯化效果最好.样品液浓度、温度、上样速度,洗脱用乙醇浓度、洗脱流速及洗脱体积等因素均对D101树脂吸附分离天麻多糖有影响.所得的最佳纯化工艺为:20℃是较适宜的吸附温度,上样速度1BV/h,上样浓度4mg/mL,进行吸附;吸附饱和平衡后,用解析液浓度60%乙醇,解析速率2BV/h,解析液体积3BV进行动态洗脱.通过该工艺天麻多糖的纯度提高到了65.7%,表明了大孔树脂D101对天麻多糖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鲍鱼中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自然晾晒、热风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的方式,研究干制鲍鱼中多糖、总糖、胶原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然晾晒的鲍鱼中多糖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热风干燥及微波真空干燥,而胶原蛋白及氨基酸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余2种干燥方法。其中胶原蛋白含量以微波真空干燥的方式最佳,但同热风干燥间相差不大;氨基酸含量以热风干燥方式最佳。综合整体实验结果,热风干燥及微波真空干燥优于自然晾晒,且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44.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三七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采用激光粒度分析法探讨了提取机理,分析了多糖的单糖组成,并测定了多糖的溶解性。三七多糖的较佳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时间8min、浸泡时间60min、液固比30mL/g、粒度200目。微波辅助提取的多糖提取率(21.0mg/g)显著高于传统提取(12.7mg/g)。三七多糖的Molish反应呈阳性,多糖酸水解产物的薄层色谱呈现出3个斑点,分别与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相对应。微波辅助提取对三七多糖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提取,其机理可能是微波处理促进了三七样品的水化和溶胀过程,使样品结构变得松散、膨胀,从而促进了多糖从样品中扩散和溶出。三七多糖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3种单糖构成,pH值对其溶解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5.
该研究以热带赤灵芝为样品,苯酚-硫酸显色,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两种方法测定样品多糖含量。系统地研究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时的多糖提取条件以及测定条件,最终结果显示,最佳条件为5%苯酚溶液加入量1.0mL,98%浓硫酸加入量为5mL,室温下放置时间为20分钟,最大吸收波长为488nm,以此法测定热带赤灵芝中多糖含量为3.08%,略高于荧光法所得含量2.79%。  相似文献   
46.
为评价刺槐香菇与传统栎木香菇的质量,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多糖、蛋白质含量和高效液相特征图谱.结果表明:刺槐香菇的多糖含量明显高于传统栎木,与刺槐菌材的添加比例呈正相关;刺槐与传统栎木栽培的香菇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明显;栎树、刺槐栽培香菇乙醇提取物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很相似.故刺槐香菇与传统栎木香菇的质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7.
木枣经超声波辅助酸性缓冲液浸提、醇沉、脱蛋白和脱色工艺制得木枣多糖,测定其溶解性与单糖组成,采用Q200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和ZX7M-AR1000型流变仪研究木枣多糖的稳定性和流变性,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支持。实验结果表明,木枣多糖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不溶于有机试剂;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热学特征分析表明木枣多糖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木枣多糖溶液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特性;因此木枣多糖适用于在食品生产工业中做稳定剂。  相似文献   
48.
正A芦荟——这种多汁的沙漠植物具有药用功效。虽然,芦荟对于烧伤的疗效还存有争议,不过,芦荟改善皮肤干燥问题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干性皮肤病,如皮炎,芦荟的部分用途是通过传输多糖以锁住皮肤水分。多糖成分具有显著提高皮肤水合状态,同时降低经皮失水的功效。芦荟活性多糖的保湿机制可能在于其含有大量极性基团,如羟基、羧基等,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键合锁水,同时多糖分子链相互交织成网状,从而有很  相似文献   
49.
以新鲜牡蛎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牡蛎粗多糖,再经Sevage法脱蛋白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分离,浓缩、冷冻干燥后,制得纯化牡蛎多糖.对牡蛎多糖制备中各个阶段的组分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最后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纯化牡蛎多糖的化学键和官能团.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的牡蛎粗多糖得率达到3.69%,纯化操作并不会显著改变牡蛎多糖的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但纯化牡蛎多糖具有较好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64.97 U·L-1),且含有吡喃糖苷3个特征吸收峰(1 154.84、1 080.63、1 021.93 cm-1),为一种α型吡喃糖,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牡蛎多糖的制备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0.
以融合干扰素rPoIFN-α/β和黄芪多糖(APS)作为抗病毒药物,采用MTT法与细胞病变(CPE)抑制试验评价了二者联用抗PRRSV,CSFV和PRV 3种猪源性病毒的效果.结果显示,融合干扰素rPoIFN-α/β和黄芪多糖(APS)联合使用对PRRSV,CSFV和PRV 3种猪源性病毒抑制作用远远高于单独使用,体现出显著的协同抗病毒效应,为融合干扰素与黄芪多糖的联合用药防控病毒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