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0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患儿,男,2d,足月儿,以生后呕吐1d余,于2006年1月8日人我院治疗.第二胎(其姐2岁,体健康),足月,顺产,生时哭声不畅,面色青紫,出生体重3000g,生后30min开奶,吸吮、吞咽正常,第2天开始呕吐黄绿色胃内容物4~5次,每次量多,胎便正常.  相似文献   
22.
<正>科学的基础有两个:假说和实验。假说建立在逻辑推理之上,逻辑推理是医师基本功,和实验本身一样重要。从糖尿病发现到胰岛素产生经过50余年,其间存在很多逻辑问题,下面几个例子说明逻辑推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改良口底黏膜梭形切口在舌下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行舌下腺切除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因舌下腺囊肿采用改良梭形切口行舌下腺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此手术入路的特点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口底及下颌下区肿胀、舌体麻木及创口出血情况,1例患者术后出现创口感染,其余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月~5 a,均无复发.结论 改良梭形切口操作简单,能够充分显露术区,降低下颌下腺导管及舌神经损伤风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4.
胰腺干细胞移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胰腺内分泌β细胞功能下降所导致的胰岛素分泌不足、糖代谢紊乱是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细胞替代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传统的细胞替代疗法--胰岛移植存在供体数量不足和免疫排斥的问题,而胰腺干细胞移植有望克服上述缺陷.本文就胰腺干细胞的发育过程与培养技术、不同发育阶段的表面标志物,如何促进胰腺内分泌前体细胞增殖及胰腺干细胞移植尚存的问题、发展方向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5.
患儿,男,2d,足月儿,以生后呕吐1d余,于2006年1月8日入我院治疗。第二胎(其姐2岁,体健康),足月,顺产,生时哭声不畅,面色青紫,出生体重3000g,生后30min开奶,吸吮、吞咽正常,第2天开始呕吐黄绿色胃内容物4~5次,每次量多,胎便正常。查体:T35.7℃,P120次/min,R25次/min,体重2800g,神志清楚,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口周轻度发绀,前囟平坦,心肺正常,腹平软,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无肿大,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正常。  相似文献   
26.
采用 Hanks’(4℃)液自胰管灌注使胰腺膨胀,或用多点注射法使胰腺浆膜扩张,整个胰腺则清晰可见,此时迅速摘除并清除它周围的血管及结缔组织,用Hanks’液清洗整个胰腺并将它快速剪碎,然后加入胶原酶、胰酶消化,再经过滤和 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使人胎胰腺中的胰岛有效地被分离并将其收集。胰岛的纯度达80%,通过体外活染,表明胰岛具有活性。通过放免法测定,游离胰岛及胰岛分散为单个细胞的分泌能力正常,在离体中对葡萄糖急性刺激能产生反应。  相似文献   
27.
持久黄体和黄体囊肿是影响奶牛繁殖力的主要疾病之一。前列腺素F_(2α)及其类似物是治疗持久黄体和黄体囊肿的首选药,但由于价昂且此类药物的来源又十分困难,在一般基层单位很难获得。近年来,有人报道用催产素来治疗奶牛持久黄  相似文献   
28.
骶前囊肿诊治体会(附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仕侠  张艾莉  杨熊飞  朱建新 《甘肃科技》2006,22(11):230-230,190
目的探讨骶前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间收治的16例骶前囊肿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措施。结果1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胀痛,周围脏器压迫症状,直肠后壁饱满,CT示盆腔包块,16例均完整切除,其中经腹会阴联合切除6例,经腹切除2例,经会阴切除8例。结论骶前囊肿多通过直肠指检,B超及CT检查而诊断,确诊后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可获得满意疗效,首次诊治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9.
30.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学中较为常见的涎腺囊肿之一,系因舌下腺导管炎症、涎石、损伤或其它因素引起的缩窄或阻塞,分泌物潴留所致,故又称潴留性囊肿.如果导管或腺体破损,粘液外漏人组织间隙,又称为外渗性囊肿[1].本文报告我科1996年-2006年76例舌下腺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