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73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新巴塞尔协议中,计算违约概率是对信用风险衡量很关键的步骤.该文以我国村镇银行实际数据作为基础,通过逐步回归判别法构建了较为科学的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了违约概率的测算模型,说明了Logistic模型具有非常可信的识别,预测及推广能力,可以对农村金融中的信用风险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172.
对我国企业利用商业信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制约商业信用发展的原因,提出促进商业信用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3.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了三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基础上。对它们加以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4.
分析了住房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阐述了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信用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5.
国家助学贷款于1989年施行,因还款率过低各地银行纷纷停贷,助学贷款以失败告终。2004年底政府又推出新的贷款政策。如何使助学贷款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运行,使国家助学贷款真正成为高校学生完成学业主要的经济来源,需要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入手,对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政府、高校、银行和学生的积极性,完善各项制度,使各方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衔接协调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信用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在营运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种金融风险,其中,信用风险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因此,如何对信用风险进行准确和客观的评估与测度已成为学术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金融实业界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根据相关资料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目标因素的权重,建立指标因素集到评价集的模糊映射,利用加权平均模型M(*,+)进行模糊矩阵运算,得到信用风险综合评价结果,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其所属的类型.  相似文献   
177.
结合KMV模型和DCC-MSV模型,构建了一个行业间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度量模型,以考查第三产业中各行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排除涉及领域繁杂和主营业务不突出的行业,兼顾行业中上市公司数量,最终选择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等5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各行业间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均大于0.5,且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说明行业间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在增强、传染程度在加深;交通运输、仓储业与其它4个行业之间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均较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作为基础产业,该行业对其它行业的影响比较深远;房地产业与社会服务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比较明显,可能是因为二者具有共同的信用风险传染影响因素,即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与社会服务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最强,且相对稳定,其原因可能是这二个行业均受交通运输、仓储业影响,它们本身也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78.
比较了国内外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以及出口信用风险的状况,阐述了中国信用保险的战略目标,分析了如何应对未来的开放市场。  相似文献   
179.
高级内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目前国际上比较著名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CreditMetrics TM、KHV系统,CreditRisk .CreditPortfolio View及其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了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以及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技术和方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4个新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框架和思路,将对我国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0.
基于集对论的信用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及企业的财务数据,建立了信用等级预测模型.通过与判别分析法及Logit分析法的比较,证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拟合企业的信用等级,并进行更为准确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集对分析方法在等级分类和趋势预测这一类似确定又不确定的问题上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