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为了探明东濮凹陷二氧化碳的来源及其丰度 ,采用加水热解法对不同源岩进行了二氧化碳生成热模拟试验 .3个实验样品取自可能的二氧化碳源岩 :下第三系泥岩、石炭—二叠系的煤岩和古生界奥陶系的灰岩 .实验结果表明 ,煤岩的生气 (二氧化碳和烃类 )能力最大 ,70 0℃时达 1 86mL/g ,泥岩次之 ,为 1 0 0 96mL/g ,灰岩最小为 2 0 49mL/g .对生成气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煤岩气体产物中烃类约占 80 %~ 90 %,CO2 约占 7%~ 1 5 %;奥陶系灰岩的生烃能力很小 ,主要生成CO2 气体 .根据东濮凹陷不同源岩的生气能力 ,以及对产物的成分和同位素值的分析 ,可得到以下结论 :该区二氧化碳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无机成因的主要与海相碳酸岩分解有关 ,二是有机成因的 ,主要是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热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 .下第三系地层由于热演化程度低 ,难以产生规模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62.
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油气的来源,油气运移方式和盖层分布,断裂系统的发育特征,储集相带的类型四个方面,对马厂构造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油气成藏规律,指出顶部地垒带气源条件优越,发育三套储集层系,是寻找成气藏的主要场所;中部断层阶带沙四段具有接受油型气和煤成气两套气源的有利构造位置,易形成混源气藏;构造翼部斜坡带油藏顺反向断块呈牙刷式分布,是现阶段增储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3.
东濮凹陷东南部是一个断裂构造复杂、沉积体系类型多样、具典型箕状盆地结构的油气富集区,油气分布明显受断裂构造和岩相类型的控制.根据研究区油气藏形成的主导因素,可确定出反向屋脊断块油气藏、逆牵引油气藏等九种油气藏类型,它们具有各自的展布特征和含油气性.特别是在中央隆起带,油气藏类型丰富、油气分布层系多、含油气面积大,从而构成了具有油气勘探和开发前景的复式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64.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三~(3-4)亚段成岩作用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三~(3-4)亚段的主要成岩事件,对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讨论了埋藏深度、砂体类型、构造位置、断层活动、有机质演化与油气运移、埋藏历史等因素对成岩作用的影响,在分析成岩作用历史的基础上,总结出文留地区沙三~(3-4)亚段的成岩演化模式,讨论了构造位置、砂体微相和成岩相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指出了有利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65.
本文采用力学性能试验和透射电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一种快速凝固(RS)Al-2.28Li-1.70Cu-l.05Mg-0. 32Zr合金在时效处理中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合金的硬度及强度在时效处理中会迅速达到峰值,延伸率却同时降至最低值。另外,析出相δ′(A1_3Li)很快长大,其直径与对应的时效时间的1/3次方成正比,无析出区(PFZ)在晶界产生并逐渐宽化,其宽度与时效时间的1/3次方成线性关系,过时效处理后一部分δ′相被“复合析出物”Al_3(Li,Z_r)所取代,在晶界或位错等处还析出S′(Al_2CuMg)相。  相似文献   
66.
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和若干三角洲的沉积模式目前已成为对比和解释古河流岩石层序的标准框架。但是,近来的野外资料和钻井资料证明,应该把末端扇模式加入上述沉积模式表中。末端扇的作用、地貌、有关的沉积物及沉积学特征相比河流体系及三角洲体系差距较大。通过大量的岩芯观察和描述,结合测井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及各项分析鉴定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1砂组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该地区主要为末端扇沉积体系,在对末端扇的岩性、沉积相序、沉积微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末端扇的识别标志并建立了末端扇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67.
伽马蜡烷的地质产状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任伟 《科学通报》1988,33(20):1574-1574
自从Hills等人在美国科罗拉多绿河油页岩中发现伽马蜡烷后,它已经成为岩石有机质和石油的一个常见组分。例如,根据Moldowan等人所总结的资料,在前寒武到第三纪的42个油样中,无论是海相还是非海相的,都发现含伽马蜡烷。一般,它的含量较低,与17α(H),21β(H)藿烷的比值低于0.05。但是,少数样品,如希腊的Prinos海相原油,Utah的Green River原油,富含伽马蜡烷。西班牙Tarragona盆地的Amposta原油也富含伽马蜡烷。Demaison曾设想,这种高含量可能标志生油岩沉积时处于高盐时期(Moldowan,  相似文献   
68.
69.
通过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及阴极发光观察和分析,较详细地研究了东濮凹陷白庙地区沙三~2亚段砂岩的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交代作用是砂岩原生孔隙空间大量缩小的主要因素。次生孔隙主要来源于溶蚀作用,成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可分为溶蚀粒间孔隙等、溶蚀粒内孔隙、填隙物内微孔隙及裂隙等4种类型,其发育程度主要受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