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从南京地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抗氧化功能胞外多糖的细菌菌株JS-1.菌株JS-1的生长范围较宽,中性至碱性环境,以及25~30℃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可利用蔗糖、葡萄糖、乳糖、甘露醇和麦芽糖作为碳源,能很好地利用有机氮和硝态氮.部分长度的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JS-1与Enterobacter属同源性为99%,最终将菌株JS-1鉴定为Enterobactersp..  相似文献   
102.
通过亚硝酸钠、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的复合诱变,得到浸出Zn^2+浓度较高的混合微生物A、B、C、D和E.诱变前后混合微生物于30℃、160r/min条件下,在闪锌矿矿浆浓度为20%的9K和Leathen培养基中培养40d,浸矿结果表明,5组混合菌的Zn^2+浸出量均比没有诱变处理的对照高.其中E的浸矿效果最佳,在含闪锌矿的9K和Leatllen培养基中浸矿40d后,Zn^2+的浸出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8.6%和183.3%.诱变后混合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03.
[摘要]通过测定四种微生物菌株在降油培养基中的动态生长以及混合复配实验来确定最佳降油条件.研究结果表明,T2为优势菌,也是混合菌株维持高降油率的关键菌株,其降解效果可达67.89%以上,T1、T3和T4三株的降油效果较差;当4株菌投加量比值为T1:T2:T3:T4=1:4:1:4时,降解效果可高达71.5%,说明混合菌株比单一菌株有较好的降油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红球菌属菌株lawq是专一性脱硫菌,其脱硫酶系由dszA、dszB和dszC组成,其中关键酶是dszC。以脱硫活力作为产脱硫酶系的基准,研究了C、N和S对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甘油是最佳的碳源,适宜的质量浓度为2g/L;氯化铵是合适氮源,适宜质量浓度为2g/L;二苯并噻吩(DBT)是最佳硫源,适宜浓度为0.2mmol/L;以DBT为唯一硫源考察了pH、温度和装液量对lawq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生长pH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33℃,溶氧对菌体生长有较大影响。利用该菌体对油品进行脱硫实验,发现32h可以将油品中硫脱除50.47%,说明该菌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辣椒根腐病病原,从田间采集分离、纯化、鉴定、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并开展高氏15号生物菌剂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和促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ITS、EF-1a、IGS基因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发现,引起该地区辣椒根腐病的病原物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柯赫氏法则完成了辣椒根腐病的回接鉴定试验.田间防效和促生结果显示,多粘类芽孢杆菌在240 g/667 m2,高氏15号菌剂在50 g/穴和75 g/穴,甲霜·恶霉灵1 500倍液防治辣椒根腐病效果最好,均达到70%以上.经试验处理的株高、根长、整株鲜重、根鲜重和根干重和空白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6.
从南极海域沉积物中筛选到一产蛋白酶的菌株R2,经细菌学形态特征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海杆菌属(Marinobacter).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该菌株属于兼性嗜冷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0~15℃.R2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源产酶,最适产酶温度为20℃.粗酶液经硫酸铵盐析、DEAE cellulose-52柱层析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该菌株所分泌蛋白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9~10,对热敏感.是典型的低温碱性蛋白酶.Ca^2 、Mn^2 、Cu^2 对该蛋白酶有较为明显的激活作用,而Cd^2 、Co^2 则能抑制酶活.高浓度的变性剂、PMSF、AEBSF和EDTA都能抑制该蛋白酶,表明该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且金属离子对酶活性中心构象有关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张穗生  陆琦  陈东  黄日波 《广西科学》2010,17(4):363-367
采用20L三联装发酵罐进行甘蔗糖蜜高浓度酒精发酵研究高产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MF1001菌株的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锤度为20°Bx的糖蜜对菌株生长和发酵均没影响,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0℃,pH值4.0的发酵效果明显优于pH值3.80,传代培养16代及不同的接种量对菌株的发酵没有影响。按目前甘蔗糖蜜酒精生产的发酵工艺,用锤度为20°Bx糖蜜培养基培养菌株,制备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与锤度为55°Bx的糖蜜培养基1∶1混合进行发酵,发酵50h的醪液酒精含量达到了13.2%(V/V),60h达13.8%(V/V),72h达14.3%(V/V)。发酵结束时醪液可发酵残糖含量低至0.44%,发酵效率分别为理论值88.6%(50h)、94.3%(60h)和98.6%(72h)。该菌株有望用于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生产,提高甘蔗糖蜜酒精发酵的醪液酒精含量。  相似文献   
108.
为从放线菌F12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提供理论依据。在低温水底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放线菌,命名为F12。对其活化后进行摇床发酵,用杯碟法测其发酵产物对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霉菌1、霉菌2、霉菌3、酵母菌Y1、酵母菌Y2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F12菌株的发酵液对产气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对酵母菌Y1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变形杆菌、大肠杆菌、霉菌1、霉菌2、霉菌3、酵母菌Y2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此方法简单,效果可靠,为寻求和开发新的微生物资源,对新抗生素的发现提供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109.
苯甲酸和苯乙酸对松材线虫及细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苯甲酸(BA)和苯乙酸(PA)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水培枝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及对分离自松材线虫虫体和健康马尾松的细菌菌株GD1和GD2的作用。结果显示,BA和PA对马尾松离体松叶、松枝均具有毒性,其中BA的毒性较强;一定浓度的BA能增强松材线虫的活力,低浓度BA和较高浓度PA均能促进松材线虫的繁殖,低浓度PA能促进菌株GD1的繁殖;高浓度BA和高浓度PA均能抑制松材线虫的活力,其中BA的抑制活性较强;高浓度BA能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高浓度BA和较高浓度PA均能抑制菌株GD1的繁殖,而BA和PA对菌株GD2繁殖的抑制活性较对菌株GD1的强。  相似文献   
110.
马衔山两种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萌动早期,选取甘肃马衔山地区两种典型的生境,进行了沙棘根际微生物的分离、测数,并根据菌株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等,对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从两样地共得到细菌菌株47株,分属于12个属;放线菌菌株31株,分属于3个属;真菌菌株20株,分属于4个属.同一地区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土壤中,林缘河滩沙棘灌丛沙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的总数以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阳坡干旱草地;不同生境沙棘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