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150株日本落叶松优势水平均树高--年龄资料,根据树高生长过程特性,在比较多个树高生长模型的基础上,选择Richards生长方程H=a(1-e^-bA)^c作为日本落叶松树高生长模型;通过优势木解析木资料分析,确定基准年龄为20年,立地指数级距为2m,在10-22m范围内划分7个指数级;用比例法展开导向曲线编制立地指数表。检验结果表明,所编立地指数表精度高,适应性强,能客观地评价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境质量。  相似文献   
142.
自然降温对侧柏叶抗氧化物酶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生产栽培中侧柏普遍存在的枯梢现象,测定并分析了越冬时期侧柏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侧柏叶内活性氧的保护酶体系主要途径是SOD-CAT;2)自然状态下侧柏叶MDA含量均比套袋保护的高,其膜脂过氧化作用较大.由此可知:在自然降温条件下,活性氧代谢失调是侧柏枯梢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枯梢与体内能否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密切关系.西北方向的侧柏枝梢叶片受害现象严重,建议在侧柏的生产栽培中西北方向架设风障.  相似文献   
143.
牟定城区面山三种人工林群落比较水文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标准径流小区技术,对牟定县3种人工林群落进行了比较水文生态学研究。研究表明,直干桉-黑荆混交林和云南松人工林群落与无林地对照、直干桉人工林群落相比,具有强的径流调控能力;在个体水文生态作用方面,直干桉和黑荆树冠截留能力比云南松强,而云南松树干茎流量较高,直干桉树冠下降雨量比云南松、黑荆要大。不同树种水文生态作用的差异与其树种的生物学特征特性有关。几种树种冠下降雨量、树干茎流量、树冠截留量与降雨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用线性回归方程来模拟。人工林群落对径流的调控,主要体现在人工林群落使地表径流发生频率降低,径流量减小。人工林群落对径流的调控能力是无林地的4倍,但是在高的降雨强度下,这种调控能力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4.
以兰州北山九州台人工侧柏林样地立地条件和生长状况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探讨侧柏生长指标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侧柏林生长的主导因子是海拔和坡向。低海拔的阳坡、半阳坡条件更适合侧柏林生长。  相似文献   
145.
刘华杰 《科技潮》2009,(8):48-48
路两侧是稀疏的沙柳、杨树和沙枣,以顽强的绿色抵抗着阳光的烘烤。透过几十米宽的人工林.远处便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沙体在接近傍晚的阳光下,呈现出迷人的黄褐色。由于不再急于找路、赶路,我们准备选一处美景,停车.走进沙漠感受一下。  相似文献   
146.
人工华山松林木出现竞争,影响生长时,一般在13—15年生,胸径达9cm左右,进行间伐,能起到调整密度,改善生长环境,保持良好结构,缩短培育周期,提高林地生产力的目的。不同抚育强度,对林分生长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7.
为揭示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人工林与生态环境的互作关系,客观评价尾巨桉人工林的生态功能,本研究依托南宁桉树森林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湛江桉树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以尾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观测单木蒸腾耗水量、林分蒸散耗水量和根系吸水来源;分析枯落物量及分解归还特征,并探讨尾巨桉纯林改培混交林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解析林下植物多样性变化规律;评估碳储量和固碳效率。结果发现:尾巨桉单木日均蒸腾耗水量1.32 mm,年蒸腾耗水量349 mm,占当年降水量的27%;尾巨桉林年蒸散耗水量占当年降水量的82%;尾巨桉林的凋落物养分归还以氮元素为主,归还总量随林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延长尾巨桉培育周期有助于凋落物分解、养分还土;纯林改培套种灰木莲(Magnoliaceae glance)的混交林能够显著改善土壤质量;广西的尾巨桉林中有维管植物120科369属584种,其中包括灌木201种、草本186种;明确中龄尾巨桉人工林白天为碳汇、夜间为碳源,其中夏季和秋季吸收固定CO2的能力最强,每日净吸收固定CO2约为11.0 g·m-2,转化为每年净固定碳约为10.9 t·hm-2。阶段性观测研究表明尾巨桉生长未吸收消耗大量水分,纯林改培为混交林可显著提升土壤质量,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林龄增长而增加;桉树的碳汇功能强于其他主要造林树种,该结论为客观认知桉树人工林与生态环境的互作关系提供了基础资料,为优化桉树人工林经营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8.
针对我国林地资源特点和人工林林地地租研究现状,提出用混合地租来表示人工林林地地租,把影响人工林混合地租的诸多因素分成土地本身因素、经营和产出水平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行政因素及其他因素等5类。以长江中下游工业原料林为实例,按5类影响因素确立以土壤立地质量、培育树种、运输距离和税费为主导因子,选用多元回归模型处理土壤立地质量、培育树种两个非数量化因子,建立了适宜处理数量化因子(运输距离和税费)与非数量化因子的工业原料林混合地租模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工业原料林林地混合地租与4个主导因子关系密切,按模型求算出的工业原料林林地地租值与实际值基本相符,实现了林地地租的合理量化。  相似文献   
149.
为了探明桉树人工林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在广西宁明县境内,选择马尾松林改植尾叶桉林后的代表性地段设置样地,挖土壤剖面(0~60 cm),分别与马尾松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人工林土壤含水率为18.30%~~22.88%,显著低于马尾松林(20.01%~22.98%):2种人工林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增,并显示尾叶桉林<马尾松林.研究结果说明,桉树人工林取代马尾松林后导致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以及耗水量较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0.
我国杨树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使用材积源生物量法,测算我国杨树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结果表明:(1)我国杨树林总碳储量为261.84 Tg,碳密度为25.92 t/hm2,其中,人工林碳储量为179.22 Tg,碳密度为23.67t/hm2;天然林碳储量为82.62 Tg,碳密度为32.65 t/hm2;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占全国乔木人工林总碳储量的15.9%。(2)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碳储量达172.94 Tg,占杨树人工林总碳储量的96.5%,为我国杨树人工林固碳增汇集中区域;内蒙古、河南及山东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分别为35.45、24.51、22.42 Tg,占总碳储量的55.9%,为我国利用杨树人工林固碳增汇的大省。(3)杨树中幼人工林面积达547.68万hm2,占总面积的72.3%,其碳储量达117.95 Tg,占总碳储量的65.9%,是我国杨树人工林碳汇潜力所在。因此,杨树人工林,尤其是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为我国利用杨树固碳增汇主要森林,也是我国北方人工林重要的碳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