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二十三章以“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标题 ,强调“坚持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的原则 ,从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普及法律知识等方面推进法制建设”。这对于刚刚跨入 2 1世纪的中国 ,贯彻实施党的十五大确立的“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依法治国方略是一个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价值目标“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2.
违宪审查制度是指由宪法授权或者宪法惯例认可的机关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合宪性审查,消除违宪事件,追究违宪责任,从而保障宪法实施的一种制度。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违宪审查制度亟待完善。研究发现,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特点和审查主体及方式决定了其自身有一定的缺陷。因此,我们必须重新阐释有关的宪法理论,建立专门的违宪审查机构,并完善有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3.
从一系列违法行政的案例展开对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理解,分析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阐述依法在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建立法治政府,全面推进和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34.
《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陆续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制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服务保证功能,不断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依法治安。坚持依法治安,是依法治国乖依法执政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因为依法治安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基本方针,不是一个阶段性目标;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不是一项具体任务。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依法。离开了法,就失去了标准,就没有了尺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35.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指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国"作为我们党治理国家的一种基本方略,根源于"德治"思想。实行"以德治国"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考量,同时必须注意防止"人治"和处理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文章站在依法治国的高度,结合当前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指出民族立法存在的问题:对民族立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庞杂、混乱和冲突;立法没有针对性;立法程序和体系不完备及立法人员素质不高。提出新时期完善民族立法的建议:完善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监督功能;动员全社会重视民族立法工作;认真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大民族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建设;紧密结合本民族、本地域的特点完善立法程序和提高立法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7.
依法治国重在依法治官,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从民主政治建设,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以及加强党的领导等方面去探寻依法治官的有效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38.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一个治国方针提出来 ,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什么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意义以及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和困难等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39.
在农村,群众的法律知识普遍欠缺、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处理纠纷仍然表现出情绪化的倾向,这些表现与法制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在法制离我们越来越近的今天,这种问题的出现无疑会极大地阻碍我国的法制进程,同时也会影响到广大农村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有必要就农村开展普法教育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0.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重要部署。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培养法治意识,树立法治精神。然而,新中国法治体系建立不足70年,普法教育工作开展不到30年,要在全体公民中培养和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精神,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