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加强法制教育对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的法制教育开展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对此,必须努力做到多元化与科学化相结合、全面渗透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三个面向”相结合以及优化法制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02.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认识应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其积极因素,又要注意其消极的影响。我们要吸纳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结合当前社会与世界状况进行综合创新,发挥其在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中的积级作用,以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3.
一、社会事业科技发展的内涵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必须调整发展要素结构。发展必须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机会平等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真正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需要。而上述发展领域可称为社会事业领域。具体而言,社会事业包括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与生物安全、城乡建设、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与人的精神生活有关的文化、教育和体育等相关领域。从国家战略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以社会科技支撑社会发展领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4.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全面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健全,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大大增强,要求政府及各部门依法办事的愿望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105.
文章深入研究了胡锦涛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指出依法治国应包括的三个要素: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全社会形成了一定水平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和公正司法.同时认为胡锦涛的论述深化了人们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认识,指明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抓好的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治国方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应具备怎样的条件,从指导思想、政治保障、前提、动力、标志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7.
依法治国与法治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科学论断。可见,“依法治国”与“法治”不能划等号,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8.
法律与道德作为两种主要的行为规范,二者关系十分密切,法律在立法、法的实施和法治秩序的最终实现层面上,需要道德的支持与保障。道德建设也需要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9.
“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汲取世界优秀法律文化的结晶,她指明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0.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和人治传统的文明古国。在这样的国度里建设法治,切不可感情用事,一哄而起,而要回顾历史,立足现实,进行冷静地观察与思考。本文从中国的历史出发,立足于现实,提出了以历史主义、现实主义为指导,立足本国,放眼世界,从中国社会寻找和发掘法治的生长点,建设有中国特色法治化国家的新思路——建立刚柔相济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