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51.
本文通过对中坝须二、雷三凝析气藏形成条件的研究,表明成熟期的陆源成因油气、不同源的腐泥与腐植型油气混合的混源型油气在-定条件下也能形成凝析气藏,其形成、富集的地质因素是有利于凝析油气体系成生的有机相带,适合凝析气藏形成的温压条件及圈闭、运移、储集条件的时空配置。  相似文献   
252.
针对致密碎屑岩储层产能预测精度较低这一难题,首次提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在处理小样本问题上具有独到的优势,能够处理分类和回归预测问题。以新场气田沙溪庙组致密碎屑岩储层为例,选取33个已知样本(其中23个用于模型构建,10个用于精度检验),以储层厚度、裂缝张开度、裂缝孔隙度、裂缝渗透率、声波时差差值、测井孔隙度、电阻率差7个影响因素作为支持向量机榆入。以样本储层的自然产能作为输出,构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产能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的标准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416和0.0229,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为致密碎屑岩储层产能的准确预测探索了又一新方法,对同类地区的研究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53.
中国煤成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戴金星  夏新宇  洪峰  赵林  孙冬敏  石昕 《科学通报》1999,44(22):2455-2464
到1997年止,中国发现煤成大中型气田23个(未包括台湾省2个在内),探明总储量占全国气层所储量的50.9%,故煤成大中型气田在中国天然气储量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有6条:(1)在煤成生气中心及周缘,(2)在低气势区,(3)成藏期晚,(4)煤成气区中与古隆起有关的圈闭,(5)在与煤系有关的异常压力封存箱上及箱间,(6)与煤系相关的有效断裂圈闭。  相似文献   
254.
针对某气田污水回注泵、管系统出现的局部管道泄漏问题,对整个回注系统进行了现场振动测量,并分别使用一维计算流体动力学程序(CFD)和三维有限元程序(FEM)对管道结构与流体流动间产生的流、固两个物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独立求解。将CFD计算获得的管道系统各部位流体脉动力作为载荷施加于FEM计算模型中,分析流体激励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管道振动频率与柱塞泵的作动频率相近,多处管道的固有频率相同或为该频率的整数倍,验证了振动主要由柱塞泵的低频强脉动载荷和管道局部刚度不足共同导致。此外,通过数值分析确定了管道系统中高应力点的位置,可为工程问题的预测和改造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55.
探讨川西拗陷成都气田侏罗系蓬莱镇组的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过程,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对蓬莱镇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分析。蓬莱镇组储层以岩屑砂岩及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属于中低孔近致密储层;孔隙类型多样,次生溶孔的发育是蓬莱镇组成藏的关键;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或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对储层改造较大,其中压实与胶结作用不利于储层的发育,溶蚀增孔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因素。蓬莱镇组属于晚成岩期B,胶结作用、充填作用较强,大量方解石充填或胶结,是储层致密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6.
为明确中江沙溪庙组深源浅聚型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应用岩芯分析、测井、试气、生产、核磁共振和地层水化学分析等资料,对地层水的微观赋存状态、宏观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江沙溪庙组地层水矿化度为Ⅲ~Ⅴ类CaCl2型地层水,地层水以束缚水和毛细管水的形式赋存于储层中,宏观上气水分布受断砂配置、局部构造和河道内部非均质性控制。断层既是天然气充注的基础,又是散失的通道,控制着气、水的宏观分布特征;近断层处天然气易散失,以气水同层为主。河道内部非均质性和局部构造共同控制气、水的局部分布特征,其中,河道内部发育的岩性(物性)封堵能阻止天然气向高部位断层处的运移和散失,并使得气水呈“香肠式”分布,构造低部位也可见气层发育。无岩性封堵河道气水呈“上气下水”分布模式,局部构造高部位为气层,构造相对低部位为水层或气水同层。  相似文献   
257.
在搜集整理威远气田含氦天然气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最新天然气分析测试资料、国内外氦气成藏研究成果和研究区地质资料探讨威远气田富氦天然气的分布规律、氦气来源和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威远气田主力震旦系气藏平面上越靠近构造顶部区氦气含量越高,气田整体纵向上天然气组分自下而上呈现出烃类气体含量逐渐增大,N2、He和Ar含量逐渐减小的特征;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揭示研究区He和Ar主要为壳源放射性衰变成因,该气田下伏的前震旦系花岗岩基底是其最主要的来源,同时震旦系灯四段兰灰色泥岩和寒武系筇竹寺组泥页岩也有一定的贡献;研究区内广泛发育的裂缝和断层不仅有利于氦源岩中氦气的释放,形成威远气田现今整体富氦的特征,而且控制氦气等气体组分在空间上的分布。  相似文献   
258.
全球对燃料的需求日益增加,柳杨堡地区构造特征一直备受争议,通过地震解释有着十几公里似断裂并未证实,古岩溶地貌形成成为了确凿的证据,通过地震解释方法1*1地震解释、相干体技术、顺层相干体以及时间切片等技术,研究区内存在大量背斜结构构造为岩溶古地貌控制下的盐底辟及太原组-下石盒子组披覆叠加型构造。研究区内向斜主要是岩溶作用控制下的重力负载等叠加型。柳杨堡气田石炭-二叠系内断层发育主要由盐底辟及岩溶塌陷所诱发。揭示出部分地区地震相位错断,岩溶作用导致的古地貌起伏差异所引起的。加里东末期开始发育大规律的岩溶作用,形成了早期初步岩溶古地貌,这期岩溶地貌对太原组沉积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加里东末期岩溶地貌在石炭纪岩溶作用进一步作用下地貌差异逐步扩大,进一步加大了古岩溶对太原组的沉积控制。二叠纪早期,岩溶作用逐步减弱。建议下一步重点加强源内气藏评价开发的力度,选取贴近烃源岩层的砂体,进行水平井钻井评价,有利于钻取砂体内的天然气,通过深度压裂手段把烃源岩层内煤层气钻取出来。  相似文献   
259.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6-10亚段沉积微相高频变化,分布特征尚不明确,严重制约了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及野外露头等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地区马五6-10亚段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划分了4种沉积微相,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马五6-10亚段高频沉积相演化特征。马五期海平面整体呈下降趋势,发育局限台地亚相,云坪、膏云坪、灰云坪微相在空间上彼此相邻,纵向上相互叠置,随着海平面变化相互转化。马五10、马五8、马五72、马五61亚段主要发育膏云坪和云坪微相,马五9亚段主要发育云坪和灰云坪微相,马五71、马五62亚段主要发育膏云坪、云坪及灰云坪微相,马五63亚段则由西向东依次发育膏云坪、云坪、灰云坪、云灰坪微相。研究区海平面升降控制了沉积亚相的演化,更为高频的次级海平面变化控制着沉积微相快速变化。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6-10亚段沉积相高频演化特征研究,将有力支撑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深部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动用,同时为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沉积模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0.
榆林气田气井无阻流量的确定多采用传统的“一点法”试井.试井时如果测试时间不够或井底有积液都会使得测试结果失真,影响气井配产和动态预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榆林气田气井传统“一点法”试井资料的分析,提出利用气井动态数据确定气井无阻流量和产能方程的一种新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用气井动态生产数据确定的无阻流量和产能方程符合气井生产实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