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1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意义的虚无使得人们陷入了深层次的痛苦与烦恼之中,精神家园的失落使得当代人不知怎样去拯救自我。面对这样的境况,可借鉴佛教“自度度他”之说。佛教“自度度他”思想给予了我们现代人文化资源和启示,对我们的精神修养、日常生活、社会和谐都有启迪。  相似文献   
132.
佛教和马克思主义在处理与中国本土文化关系上走过了不同的历史进程,具有各自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可以借鉴佛教在此问题上的利弊得失,结合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全面认识中国本土文化的价值,支持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全方面深入研究,发挥中国本土文化的积极作用,限制中国本土文化的消极作用,尽力实现二者的融合,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体系融为一体,打造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3.
隋唐佛教的繁荣和发展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隋唐帝王的崇佛及官僚阶层对佛教的态度和政策为佛教繁荣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佛教本身的中国化成为佛教在隋唐繁荣的文化根基;隋唐经济繁荣为佛教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34.
佛教自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土后,就依附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力图融摄儒道并与民间的鬼神信仰相结合。佛教的偶像崇拜与造像无疑地也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和发展的。在不同时代融合不同的习俗和方式,按照需要改造着佛教偶像,最终使佛教这个外来宗教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5.
《红楼梦》体现了人们的多元信仰文化,选择詈语作为视点切入《红楼梦》的民间信仰,可看出《红楼梦》的咒死詈语所包含的道教信仰、儒家思想信仰、佛教信仰。  相似文献   
136.
魏氏家族与佛教的因缘关系,源远流长。为此,文章对魏源皈依佛法的生平行状、言论、思想和著作做一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37.
王涛  张兰  袁文刚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1):141-141,53
佛教的归宿在彼岸,其中心议题在成佛,但佛教针对的是芸芸众生,因此依然体现出对人、对现世的生命关怀.正因为此,有着2500多年发展历史的佛教蕴育了丰厚的体育养生思想.佛教养生重在"养心",同时也注意对个体形体的修练,即"养形".  相似文献   
138.
139.
闵凡利的小说有着非常广泛的民间因素。这一因素首先体现在他把关注的视点集中在与中国民间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佛教文化思想上,或凸显极度痛苦之人“顿悟”后内心的纯净与欢乐,或张扬英雄救世的悲悯情怀。其次体现在他总是以社会边缘人的身份,表现那些与主流社会、大众文化有着明显差异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格,讲述平常的底层百姓的故事,以自身对世界的领悟和体验对其生存状况加以美学意义上的编码,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和追问人类生存的意义,真诚地呈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世界的看法。在人物描写上,他运用的是中国传统人物画勾勒线条的粗犷写法,较少肖像与心理的精刻细描,具有简洁、奇崛的民间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0.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谐趣的民谣流传全国,几乎人人皆知。那么,用九头鸟比喻湖北人,究竟是以实物作依据的呢还是仅仅是一种神话传说?九头鸟,又名鬼车鸟、渠逸鸟等,在我国史籍中记述颇详。《隋书·五行志》上谈到,九头鸟的羽毛呈红色,形状有点像鸭子,长着九个头,是传说中的一种妖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