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103例足月低体重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近5年来在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出生的足月低体重儿103例,并与正常组12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与妊娠病理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胎妊娠及妊娠合并症如妊娠合并贫血等有关。(2)足月低体重儿组的剖宫产娩出以胎儿宫内窘迫、妊高征及双胎妊娠为主;正常组则以头位难产为主。(3)足月低体重儿组女婴的发生率显高于男婴。(4)足月低体重儿组发生死胎、死产及新生儿窒息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青少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与血压水平的关系,为青少年预防高血压发生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以2019和2020年在井冈山大学进行了新生入学体检管理的学生为研究对象(N=9061),其中男生3996人,女生5065人,分析BMI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井冈山大学2020级和2019级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为4.88%,其中男生和女生检出率分别为8.61%和1.93%(x2=214.4094,P < 0.001)。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92%、3.78%、10.87%、20.44%(x2=343.879,P <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OR=1.169,95%CI:1.143,1.196)、谷丙转氨酶(OR=1.004, 95%CI:1.001, 1.008)、血红蛋白(OR=1.036,95%CI:1.029,1.043)是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高BMI、谷丙转氨酶和血红蛋白升高是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青少年人群高血压发生的危险相对正常人群分别增加了3.581倍和12.309倍。需要加强对青少年BMI的控制,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4.
补充丙酮酸盐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了补充丙酮酸盐对身体一般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酸盐补充可以降低体重和增加利用脂肪供能;有关丙酮酸盐补充对身体其他机能的影响也有报道,但仅有一些初步的证据证明它在运动员中使用的有效性;丙酮酸盐补充对人体影响的机制和有效性还有争议,推荐运动员使用丙酮酸盐的剂量还不明确.  相似文献   
55.
中国低体重儿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低体重儿的影响因素,包括母亲因素,胎儿因素,胎盘脐带因素等,探讨生理、环境、遗传、社会心理等因素对低体重的影响,讨论了相关机制,为下一步的围生保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郴州市城区8家医院840名年龄在18~60岁的医务人员进行超重和肥胖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分别为15.83%和0.24%,经1990年全国人口标化,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分别为20.40%和0.053%,其中男性医务人员超重现患率为30.16%(标化后现患率23.06%),高于女性医务人员的超重现患率7.24%(标化现患率11.14%);男女性超重现患率随着年龄而上升;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是否轮班、文化程度、工作压力、健康状况和经济收入,其中性别、是否轮班和工作压力与超重和肥胖呈负相关。结论 男性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性;超重和肥胖由多因素引起,应采用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上饶师院1018名大学生的哈佛氏台阶试验和肺活量\体重测试,并与全国同类的相关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为获取人体机能增强与心肺机能适应能力的相关数据提供了初步的科学资料。测试对象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相对肺活量指数已达到全国同类比值的优良状态;同时心功能指数明显低于全国同类值。表明上饶师院普通专业学生还需加强心血管机能的适应性锻炼。  相似文献   
58.
59.
分析长期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血糖、血脂及体重的影响,选择参加某减肥夏令营、不经常锻炼的120个体脂率大于30%的肥胖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进入减肥夏令营后需进行5周全封闭式营养干预与运动干预,所有受试者一周运动6 d,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2 h的有氧运动,在正式运动前需进行10 min的准备活动,在运动结束后需进行约15 min的整理活动。结果经5周有氧运动后不同性别受试者体重均有所降低,说明长期有氧运动可有效减少肥胖青少年脂肪,降低肥胖青少年体重;肥胖青少年血糖指标均降低,原本异常的受试者血糖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说明长期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糖尿病的危险性;同时,长期有氧运动对改善肥胖青少年血脂水平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以大麦虫为实验对象,分别投喂不同浓度(0.5%、1%、2%)的木糖、果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核糖作为饲料糖源的5种饲料14 d,研究饲料中的不同浓度糖源对大麦虫体重、蛋白及脂肪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单糖对大麦虫日增重、粗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体重分析结果表明,浓度为0.5%的不同单糖,木糖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组(P0.05)。浓度为1%的不同单糖,木糖和果糖组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糖源组(P0.05)。浓度为2%的不同单糖,果糖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组(P0.05)。蛋白分析结果表明,浓度为0.5%的不同单糖,果糖组的粗蛋白显著高于阿拉伯糖和核糖组(P0.05)。浓度为1%的不同单糖,阿拉伯糖和核糖组的粗蛋白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糖源组(P0.05)。浓度为2%的不同单糖,核糖组的粗蛋白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组(P0.05)。脂肪分析结果表明,浓度为0.5%的不同单糖,核糖组的粗脂肪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组(P0.05)。浓度为1%和2%的不同单糖,阿拉伯糖和核糖组的粗脂肪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各糖源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