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对哺乳动物体外受精(IVF)过程中多精受精的发生原因进行了阐述,指出多精受精的发生是影响各种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效率的重要原因,其中在猪和人的IVF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量研究表明,除了物种的特异性以外,不完全的卵母细胞胞质成熟、异常透明带、高精子浓度、受精培养基中不适当的添加物以及在受精过程中的其他一些异常因素都与多精受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2.
犏牛是牦牛与黄牛或改良牛种间远缘杂交的F1代,其乳、肉、役用性能较牦牛有较大的提高,温驯、易管理,生长发育较快,利用年限长,适应性及抗逆性较强,是牦牛生产的重要补充,很受青藏高原农牧区欢迎。目前,犏牛虽然在牦牛产区很受群众欢迎,但是数量较少,价格较高,且几乎全部是土种黄牛与牦牛的后代,良种牛与牦牛所产的优良犏牛数量极少。随着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启动,牧区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饲养适应性和奶肉性能较好的犏牛可作为群众生活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牧区每户牧民家饲养1~2头犏牛可减少对牦牛的过度挤乳,遏制牦牛退化,提高牦牛品质,在牦牛产区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和价值,近年来国家对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加大,生态移民安置成为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犏牛特有的优点,使其成为生态移民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对生态工程建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12):60-61
某些动物的雌性会以雄性的精子为食,并利用精子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来为滋养自己的身体或卵细胞。这项研究的结果为研究生物界中的两性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负责人本杰明·韦格纳说:"如果雄性的精子被吃掉,而不是用于卵细胞的受精,那它们就失去了繁殖的机会。因此,雄性最关心的是至少保证一部分精子能到达雌性的卵细胞。"韦格纳是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者。他补充道,在许多物种中都曾记录到精子被作为食物消耗的现  相似文献   
64.
奇云 《科技潮》2013,(2):60-63
每年年底,科学界顶级刊物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都会评选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2012年12月20日,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如期公布,希格斯玻色子等科研成果榜上有名,现解读如下。N01,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是当代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粒子。一旦验证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物质质量起源之谜将会被彻底揭开,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理论就取得了圆满成功。然而,这个神秘的"上帝粒子",一直和人们玩着"躲猫猫"的游戏。为了  相似文献   
65.
2010年诺奖解读如果你还觉得诺奖与我们保持着距离的话,不妨看看身边刚刚出生的婴儿,还有你正在使用的手机或者电脑,以及你需要天天使用的塑料杯子等等,这些其实都渗透着诺贝尔奖的成果。试管婴儿技术为400万生育困难的家庭带来了福音,石墨烯的发现让我们看到突破目前电子设备性能瓶颈的可能,而钯催化剂的应用则大大提高了有机化工合成的效率。2010年的诺奖毫无悬念地颁给了这些研究。  相似文献   
66.
生长因子对牛体外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讨了在成熟培养液和发育培养液内添加EGF和TGF-α对牛体外受精卵发育的影响,在成熟培养液内分别添加EGF和TGF-α,经体外受精处理后卵裂率分别为78.3%和82.6%,显著高于对照组60.2%的卵裂率;三个处理组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9.6%、24.5%和18.7%,三者间无显著差异.在发育培养液内分别添加EGF和TGF-α,其囊胚发育率分别为30.0%和23.4%,与对照组21.0%的囊胚发育率相比差异不显著.在成熟培养液内添加TGF-α,在发育培养液内添加EGF,经这两种生长因子分别作用后,体外受精卵翼胚发育率为21.0%,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生长因子相比囊胚发育率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7.
小鼠腔前卵泡在体外生长过程中,于培养液中添加血清,以及FSH和胰岛素均对小鼠腔前卵泡的体外生长,体外成熟,体外受精起促进作用,其中以胰岛素的效果最为显著,腔前卵泡的体外成熟率和体外受精率可达69.4%和80.6%,但是体外受精后的体外发育率低于加FSH的试验组,表明FSH有益于卵母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质的成熟,单层培养的卵巢颗粒细胞对腔前卵泡的体外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将体外受精后发育至2-细胞的胚胎  相似文献   
68.
以体外成熟,体外受受精并体外发育的牛囊胚为实验材料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分别探讨了防冻剂的平衡方法以及平衡和解冻温度对胚胎冻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室温下(18℃)以二步法或三步法添加防冻剂的冷冻效果,明显优于在4℃下,以二步法添加防冻剂的效果,其冷冻一解冻胚的发育率分别为62.8%(59/94)、53.1%(52/98)和14.6%(12/82(P<0.01);另外,室温下以二步法玻璃化冷冻  相似文献   
69.
牛体外受精胚胎与输卵管上皮细胞和卵丘细胞的共同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种方法以对牛体外精胚进行培养,以便了解牛输卵上皮细胞和卵丘细胞对牛体外受精胚发育的影响。其中方法1是输卵管上皮细胞培养法,2是卵丘细胞培养法,3是输卵管上皮细胞+卵丘细胞培养法,4是输卵管上皮+EGF培养法,实验1采用方法1、2和3进行培养,结果采用方法3的囊胚发育率为19.2%,显著低于采用方法1的整胚发育率。实验2采用方法1、2和4进行培养,结果采用方法1和4的囊胚发育分别为19.4%和  相似文献   
70.
带下(卵周隙)受精精卵识别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大元   《科学通报》1996,41(19):1797-1800
若干年来,世界范围内推行的3种显微注射的体外受精技术,称之为:(1)透明带开孔技术(Partial zona dissetion,PZD),(2)卵透明带下注射技术(Subzonal insemination,SUZI),(3)卵质内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使用这3种技术的共同目的,旨在弥补试管婴儿常规体外受精方法失败的人或体外受精成功率低的人,而采用的显微操作技术,在国际临床应用上已见成效,目前SUZI和ICSI的成功率比PZD为高。至于机理研究,目前大多数侧重在生理效果的分析和成功率上,或者对精子顶体反应的重要性的探讨,但对其精卵识别机制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试图采用SUZI揭示精卵在透明带下(卵周隙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