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1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76篇
教育与普及   1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0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乙烯齐聚制线性α-烯烃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乙烯齐聚制线性 α-烯烃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工艺比较成熟的是Gulf,Ethyl和 SHOP等方法 ,这些过程均系在高压的苛刻条件下利用不同催化剂进行均相齐聚反应 ,设备操作难度较大 .近年来出现了利用各种新型催化剂在较缓和的中压条件下进行齐聚反应的研究趋向 .着重对乙烯齐聚的均相和多相催化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作了论述 ,并特别指出择形分子筛将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多相乙烯齐聚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2.
针对中国新生代第三系广泛分布的咸化湖相盆地的成因及地球化学环境意义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新生界咸化湖相地层生油岩及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等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 :咸化湖地层中有机质的地球化学 (生物标志物组合 )特征 ,既不同于淡水湖相地层中的有机质 ,又与海相地层中的有机质存在明显的差别 .进一步讨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地球化学成因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 ,并对其中部分生物标志物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指相意义作了探讨 .通过生物标志物的组合特征和环境地球化学意义分析 ,初步认为中国新生代第三系咸化湖盆咸化湖泊的形成与海浸作用没有直接的联系 .  相似文献   
143.
考察了热处理和成型条件对铜基合成低碳混合醇催化剂孔结构,以及通过孔结构对活性、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成型压力对催化剂孔结构都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控制孔结构参数来改变宏观催化性能的潜力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44.
容器内烃类气体燃爆温度与压力的数值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压力容器内的烃类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按球面逐层绝热燃烧模型,编制了电算程序DU TGB1,在不同初始条件下计算了13种烃类气体的燃烧温度与爆炸压力,用本文实验值及文献值与之比较,燃烧温度的计算偏差为11.4%~17.6%;爆炸压力的计算偏差为-9.09%~10.16%;其中烯烃、烷烃爆炸压力的计算偏差为-5.51%~8.84%.  相似文献   
145.
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开放型本征构型的La_2O_3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有相当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在750℃、原料气空速6.O×10~4ml.g~(-1).h~(-1),CH_4:O_2:N_2=3.7:l.0:9.0(V/V)的反应条件下,氧接近全部转化,甲烷转化率达25.4%,C_2烃选择性为43.6%,添加碱土金属(Ca、Sr、Ba)氧化物或碳酸盐能显著地改善催化剂的性能,在上述反应条件下,60mol%Ba-La_2O_3催化剂的C_2烃选择性达到58%。  相似文献   
146.
分子中电荷分布的计算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斯函数的组合来拟合类氢原子轨道的平方,然后以此组合函数作为密度函数来拟合分子的密度基函数,由此设计计算高斯函数组合系数及指数的计算程序和计算分子电荷分布的计算程序,用该程序计算了一系列有机分子,得到了这些分子中各原子的电荷分布,进而求得了各原子上的净电荷。  相似文献   
147.
鄂尔多斯地区古生界生烃史和排烃史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盆地模拟方法对鄂尔多斯地区古生界的生烃史和排烃史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处于高成熟阶段,下古生界烃源岩已进入过成熟阶段,这两套烃源岩地地史上都再现过两次生、排烃高峰,上古生界的生、排烃量远大于下古生界,这些结果可用于评价该区的油气远景和认识油气藏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8.
149.
胜利减二线馏分油及其加氢反应产物,经SiO_2/Al_2O_3双吸附剂柱色谱预分离为四个馏分:饱和烃、轻芳烃、中芳烃、重芳烃及胶质。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中饱和烃和轻芳烃的组成。借助于计算机谱库检索及质量色谱法,复杂化合物迅速得到鉴定:饱和烃由C_(15)~C_(33)的烷烃组成,加氢反应后烷烃分布中最高峰向低碳数转移三个碳;轻芳烃馏分由C_1~C_(27)的烷基苯、烷基萘、烷基联苯、烷基茚、烷基芴等系列化合物组成,加氢反应后芳烃大多变为饱和,同时侧链烷基缩短为C_1~C_8;部分稠环芳烃加氢后进入轻芳烃馏分。  相似文献   
150.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气晚期成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烃源岩成熟期为晚第三纪,成烃期相对较晚;盆地西部大部分构造圈闭是在晚第三纪末—第四纪形成,只有少数构造圈闭是在早第三纪末期形成,总体上讲构造圈闭形成比较晚;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定结果表明,盆地西部油气藏存在两次充注,第一次是在晚第三纪早期,第二次是在晚第三纪末期,充注期次相对比较晚;对成藏期次综合分析后确定盆地西部油气成藏时期比较晚,为柴达木盆地油气藏形成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