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5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237篇
系统科学   157篇
丛书文集   257篇
教育与普及   2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3篇
现状及发展   25篇
综合类   699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浮顶储罐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为了研究浮顶对储罐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地震响应的影响,选取2000方原油储罐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无浮顶储罐及浮顶储罐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Ⅲ类场地单向地震激励作用下储罐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对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剪力、倾覆力矩、晃动波高进行详细的对比。结果表明浮顶的存在对储罐的基底剪力和倾覆力矩产生影响甚微;对晃动波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00方储罐波高降低率为41%。  相似文献   
962.
低渗透油藏矩形井网水力压裂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延军  马新仿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1):5008-5010,5015
水力压裂技术是低渗透油藏增产改造的主要措施。矩形井网由于注采井数比高、注水强度大等特点,可以提高油井产能和注水井注水能力,是目前油田开发的有效井网形式之一。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点,对矩形井网在低渗透油田水力压裂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低渗透油田,采用矩形井网开发能获得较好效果。研究了矩形井网在不同井距和排距条件下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变化对压裂井产能等开发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矩形井网,井距一定,压裂效果并非排距、缝长比和导流能力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相似文献   
963.
张美玲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0):4750-4755
低序级断层使含油断块的油水关系复杂化,尤其是对于单砂体空间分布连续性较差、砂体内部结构非均质性明显的区块,低序级断层的识别对于寻找有利井位、解决注采矛盾非常有利。在卫星油田卫21区块为单一背斜构造基础上,采用葡萄花油层组密井网资料,考察分析同一井排井资料反映的葡顶构造位置的相对变化趋势,结合地震剖面,有效地实现了该区块低序级断层的识别,为加密井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4.
RFID中间件是RFID系统应用的关键,数据管理算法体现着中间件的智能化程度,是中间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间件上数据管理算法的实现直接嵌入到中间件架构,二者的高耦合限制了平台的可扩展性和适用性。以设计实现一种可灵活设置功能组件的层次模型的RFID中间件为基础,提出了数据管理算法组件与中间件平台低耦合的设计,提升了中间件的可扩展性。最后介绍了此设计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65.
榆树林油田低渗储层微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1):2473-2478
低渗透储层是目前国内外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勘探、开发实践证明,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低渗储层性质的关键因素。综合镜下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观察、普通压汞、恒速压汞等多种资料研究了低渗储层的微观孔喉分布特征,并根据渗透率将孔隙结构类型分为三类,结合荧光薄片分析将水洗后微观剩余油分为七类,研究了微观剩余油与微观孔隙结构的关系,认为低渗透储层微观剩余油主要是粒间吸附状、孔表薄膜状和簇状,一类孔隙结构中剩余油的形成主要和碎裂泥化和卡断作用有关,三类孔隙结构中剩余油的形成主要和绕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66.
针对低渗透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压力高、压力传导慢等问题,室内进行了表面活性剂相对渗透率和天然岩心降低注入压力等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水驱基础上,天然岩心注入浓度为0.5%的NS—1表面活性剂后,后续水驱压力降低25%以上,降压效果明显。根据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在油水两相径向稳定渗流条件下,对表面活性剂增注效果、段塞尺寸与增注量的关系等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67.
为了防止钻井过程中因黏滑振动造成钻井事故,提出一种基于状态重构器的顶驱扭矩控制方法.首先,将顶驱、钻杆和钻具组合等效为集中质量弹簧阻尼系统,采用Karnopp非线性摩擦模型分析黏滑振动摩擦,建立钻柱系统井下运动方程;其次,通过增加摩擦干扰器,采用最优阻尼进行参数整定,设计基于龙伯格状态重构器的PID控制算法;再次,采用...  相似文献   
968.
以实际的电厂循环水为对象,研究了低磷阻垢剂(KURITA ST-8690)的浓度对电解除垢过程中循环水的pH值、硬度去除率、碱度去除率以及阴极沉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垢剂可显著降低实际循环水的pH值,抑制电解除垢过程,并且阻垢剂浓度越大,电解循环水的硬度去除率、碱度去除率和阴极沉垢量越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的测试结果表明,阻垢剂直接参与了阴极成垢过程,阻垢剂的浓度越大,阴极垢质中文石型碳酸钙的含量越高,阴极垢质结构越疏松。经对比发现,阻垢剂的浓度变化对电解实际循环水与模拟循环水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表明在实验室通过研究模拟循环水的电解除垢规律来评价实际循环水的电解除垢效果是可行的,这为电解循环水除垢工艺的实验室优化及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69.
介绍了一种海上动态环境下光电偏差标定的新技术——低轨目标标定法.该技术与传统的标定球法相比优势显著,提高了数据准确度,对精确定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0.
王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0):4872-4875
提高油气勘探的效益,有效提升油气勘探的性价比,实现科学、经济、有效的油气勘探已成为当今地球物理行业的研究热点与重点,而低丰度油气区科学经济的勘探尤为重要。以西部斜坡区域的试验区块为例,从构造背景出发,分析了低丰度油藏区不同面元(20 m×20 m、20 m×40 m、40 m×40 m)地震数据体的目标层在品质及其对断裂、构造、储层特征等方面的刻画精度与差异,给出了低丰度油藏区经济勘探的成果评价和评价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