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85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626篇
系统科学   383篇
丛书文集   626篇
教育与普及   5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8篇
现状及发展   92篇
综合类   14535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791篇
  2013年   726篇
  2012年   825篇
  2011年   798篇
  2010年   803篇
  2009年   852篇
  2008年   929篇
  2007年   856篇
  2006年   570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539篇
  2002年   520篇
  2001年   589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396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3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等的研究表明,硅砂表面存在吸附膜,高温改性使吸附膜被牢固烧结在砂粒表面,改变了吸附膜和砂粒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大大改善了湿润性,使粘结桥的断裂形式从附着断裂向内聚断裂转经,提高了水玻璃砂的强度。  相似文献   
142.
55%铝—锌—1.6%硅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盐雾试验(NSS、ASS)、曝气试验、浸泡试验和缝隙腐蚀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与锌镀层和铝镀层的对比,研究了55%Al-Zn-1.6%Si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镀层中富锌相的存在,导致缝隙腐蚀中的自催化酸化闭塞电池难以形成,因而该镀层的耐缝隙腐蚀性能优于铝镀层;在其他试验条件下,由于镀层表面富铝相占较大面积,使得镀层的耐蚀性高于锌镀层,接近于铝镀层.钝化处理后各镀层耐蚀性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3.
不可逆定常态热机,制冷机与热泵的最优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经典热力学,工作在两恒温热源间的正、反卡诺循环能量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原则,而实际热机、制冷机与热泵,由于热阻、摩擦、涡流、热漏等不可逆因素的存在,正、反卡诺循环能量不再满足此原则.为研究两源间不可逆定常态热机、制冷机与热泵的最优性能关系间的内在联系与最佳面积比,采用熵产率分析方法和引进等熵温比指数,提出并证明了功率与效率、制冷率与制冷系数、泵热率与泵热系数最优关系间应遵循的法则.该法则表明,热机、制冷机与热泵的最优性能关系是相互关联的.作为实例,文中求得了四种非线性传热条件下不可逆定常态热机、制冷机与热泵的最优性能与最佳面积比的统一表达式,从而证明了这个法则与等熵温比指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4.
用吸收比-系数倍率法同时测定撒痛风注射液中水杨酸钠、安替比林和咖啡因三组分的含量。它们的回收率分别为100.7%~102.1%、95.93%~104.5%和97.57%~101.7%。  相似文献   
145.
铁铝原子在金属间化合物形成中的扩散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铁铝扩散偶,研究铁铝原子在化合反应中的扩散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扩散偶在铁铝低共熔反应温度上下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扩散偶在低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在扩散偶铁-铝界面铁的一侧,通过铝原子的扩散,形成了富铝相金属间化合物FeAl2;而在高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则在铁-铝界面上,通过铁、铝原子的互扩散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Fe3Al5,并随时间向两旁生长,两种化合物均为多孔体。研究发现铁、铝原子的  相似文献   
146.
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前国内垃圾主要处理方法进行了评价,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垃圾减量与处理的双重机制。提出了“清洁生活”的概念,指出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要建立在“清洁生活”战略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多级、低熵分选处理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处理垃圾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7.
对工程上近期出现的直动式锥形溢流阀进行了静动态分析,通过稳定工作时阀芯受力平衡,建立了流量压力方程,绘出了Q一P曲线,得出了该阀较直动式圆柱形溢流阀调压偏差小,开启比大的结论,并说明了原因;又用功率键合图,建立了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定步长,在微机上进行了动态过程仿真,并自动地打印出动态过程的压力和阀的位移曲线,找出了影响动态过程品质的主要因素,和阀芯移动时的阻尼.对直动式锥形溢流阀的优化设计和正确使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8.
将装有8-羟基喹啉修饰的玻璃小珠或XAD-2聚合物小球的微型富集分离柱接入流动注射-石墨炉原子吸收联用系统,分析茶汤和水样中不同形态的铝.选择不同的富集分离条件,样品中的铝可被分为与8-羟基喹啉快速络合的无机态铝、有机疏水态铝和总铝等几个种类,并比较和讨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9.
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MAO合成间规聚苯乙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比较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MAO和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MAO两种均相催化体系的苯乙烯间规聚合;发现由于Cp*Ti(OBz)3主配体茂基上取代甲基的供电子效应,Cp*Ti(OBz)3/MAO催化体系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催化活性,在较高的温度下(70℃)仍然能够合成粘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3.0×105的间规聚苯乙烯(sPS);研究了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和苯乙烯浓度对Cp*Ti(OBz)3/MAO体系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影响,最佳聚合条件为:聚合温度70℃、催化剂浓度1.04×10-4mol/L、m(Al)/m(Ti)为830、c(苯乙烯)>4.32mol/L.聚合反应产物用沸丁酮抽提8h,不溶部分sPS用GPC,13CNMR,FTIR,WAXD和DSC等方法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50.
讨论了用混合稀土对Al-Si共晶合金的变质工艺,测定了合金的热抗拉强度、线膨胀系数和活塞的尺寸稳定性。结果表明:加入混合稀土1%后,ZL108号合金铁热抗拉强度提高了26%,线膨胀系数降低,活塞的尺寸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