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3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35篇
教育与普及   1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6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27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郭江  董刚 《佳木斯大学学报》2016,(4):517-519,543
为模拟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断裂行为,合理选择了内聚力本构模型;在获取了小梁试件数字图像的基础上,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二维细观断裂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二维细观断裂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实际三点弯曲试验的能量消耗—位移响应;沥青混凝土断裂过程可分为试件损伤、裂缝产生、裂缝扩展和试件破坏等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2.
渝东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系统描述渝东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应用氩离子抛光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低温N2吸附及高压压汞实验定性和定量测试WX-1井岩心样品的孔喉形态、连通性、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实验测试的孔径分布,实现对页岩样品从微孔到宏孔的精细描述,并探讨了影响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发育有机质孔、黏土矿物层间孔、黄铁矿晶间孔、颗粒边缘溶蚀孔及微裂缝等5种孔隙类型.受到后期压实作用的影响,有机质孔隙发育具有微观非均质性.纳米孔隙类型复杂、形态多样,主要为开放透气性孔,但存在细颈状墨水瓶孔及少量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等影响页岩气的渗流;孔径分布具有“双峰”特点,纳米孔主要孔径为2~10 nm、30~90 nm,即直径<100 nm的孔隙提供了大部分总孔体积,为页岩储层主要发育的孔隙类型.孔隙发育受多种因素的控制,直径≤50 nm微孔、中孔的发育与有机质有关,有机碳含量与微孔、中孔的孔体积呈正相关性;直径>50 nm宏孔的发育与黏土矿物含量有关,随着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宏孔的体积、比表面积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13.
超声波浸渍法制备MnOx/TiO2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N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浸渍法、传统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的MnOx/TiO2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原位红外(in situ FT-IR)、高分辨率扫描电镜(HRTEM)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技术进行表征,同时在模拟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条件下( NH3-SCR)对催化剂的低温反应...  相似文献   
114.
采用低温球磨技术制备了Mg-4%Ni-1%NiO储氢材料,主要研究低温球磨时间对材料形貌结构以及储氢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材料的形貌和相组成,采用压力-组成-温度(P-C-T)设备研究材料的储氢性能.结果表明:分别经过2、4和7 h球磨后,材料的相组成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只有极少量的Mg2Ni合金相生成.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材料的平均粒度逐渐下降,作为催化剂的Ni、NiO相逐渐揉进基体内部.伴随着上述变化,材料的活化性能、吸氢性能逐渐提高,球磨到7 h后材料仅需活化1次即可达到最大吸放氢速率,初始吸氢温度降为60℃,在4.0 MPa初始氢压和200℃下吸氢量为6.4%(质量分数),60s即可完成饱和吸氢量的80%,10min内完成饱和吸氢量的90%;材料的放氢性能则在球磨4 h后已经基本保持不变,0.1MPa下初始放氢温度为310℃,在350℃、0.1MPa下材料可在500s内释放饱和储氢量的80%.  相似文献   
115.
现有的5A分子筛吸附轻煤油正构烷烃的实验研究,吸附温度基本维持在300 ℃以上.本文考察了温度对分子筛吸附正构烷烃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吸附最佳工艺条件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温度为210 ℃时,分子筛吸附正构烷烃的单位时间饱和吸附量最大,为11.45 g·h-1;同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吸附工艺条件组合为温度=200 ℃,压力=0.3 MPa,空速=1.2 h-1以及氮气流量=50 mL·min-1,其单位时间饱和吸附量为14.90 g·h-1.  相似文献   
116.
在温度分别为3、6、9、20℃的条件下培养三角褐指藻,测定其细胞密度、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在3、6、9、12、15 d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低温胁迫条件下,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叶绿素a含量处理前3d有所上升,没有明显低于对照组,处理6d后明显下降;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显著上升.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三角揭指藻对逆境耐受能力的生理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7.
低温胁迫下,对鄂尔多斯高原碱湖的钝顶节旋藻(A1)、非洲Chad湖的钝顶节旋藻(A2)和墨西哥Texcoco湖的极大节旋藻(A3)的质膜伤害进行比较研究,以了解来自中纬度与低纬度不同节旋藻对低温的反应,探讨其对低温的适应性及与原产地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直接低温处理还是经低温锻炼后再低温处理,随温度的降低3个样品细胞外渗液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增加,且胁迫的温度越低、时间越长,细胞外渗液中两种物质的含量也越高.经低温锻炼可减弱低温胁迫对节旋藻质膜的伤害,相比之下,对A1作用更明显.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外渗液中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是A1相似文献   
118.
以刚展开子叶的甜瓜植株为材料,采用低温-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全部成活,通过检测气孔-叶绿体的变化情况,选出4株定植于营养箱内,采收全部植株所结果实,保留种子并测量.采收期过后,用嫩芽叶尖为材料,对3株甜瓜进行染色体计数检测,检出1个四倍体.结果表明:低温-秋水仙素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秋水仙素的毒害作用,提高植株成活率.植株后期,有由四倍体回复到二倍体的现象,说明在植株生长后期倍性稳定性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19.
前沿     
《河南科技》2011,(3):6-7
<正>中美学者发现炎症发生新机制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与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整合素诱导的PIP5K1C激酶的极化调控中性粒细胞极性、方向选择及渗出"公布,首次证实整合素信号能够调控中性粒细胞极性。  相似文献   
120.
【目的】针对低温飞行环境下CFRP材料可能出现的弯曲断裂问题。【方法】本研究对预埋不同质量分数(碳纳米管质量为100 mg、300 mg、500 mg、600 mg、700 mg)碳纳米纸的CFRP层合板进行常(低)温条件下的三点弯曲试验。【结果】通过分析CFRP层合板的应力-应变曲线,探究温度及碳纳米纸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对CFRP层合板弯曲性能产生的影响。【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预埋碳纳米纸能明显提高CFRP层合板的弯曲性能。低温条件下,随着碳纳米纸质量分数的增高,其对CFRP层合板弯曲性能的增强效果先上升后下降,其中碳纳米管质量为600 mg时增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