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76篇 |
免费 | 258篇 |
国内免费 | 16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7篇 |
丛书文集 | 197篇 |
教育与普及 | 23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7篇 |
现状及发展 | 41篇 |
研究方法 | 2篇 |
综合类 | 50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131篇 |
2022年 | 120篇 |
2021年 | 117篇 |
2020年 | 124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118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232篇 |
2012年 | 266篇 |
2011年 | 304篇 |
2010年 | 267篇 |
2009年 | 330篇 |
2008年 | 341篇 |
2007年 | 286篇 |
2006年 | 258篇 |
2005年 | 230篇 |
2004年 | 180篇 |
2003年 | 198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144篇 |
2000年 | 130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119篇 |
1996年 | 142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64篇 |
1991年 | 63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892.
热解气的MILD燃烧是有机固废高效转换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与传统单组分气体相比,固废热解气组分复杂、热值低、燃烧稳定性差。为提高固废热解气的高效清洁利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燃料、空气过剩系数和空气入口截面积对固废热解气燃烧特性的影响,以及MILD燃烧形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组分甲烷,固废热解气由于高氢气含量使燃烧过程超前,且峰值温度高,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改变燃烧室进口的配风条件对燃烧过程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过剩空气系数的减小,燃烧室内的峰值温度有所下降,整体温度水平上升,温度分布变得更为均匀,但同时高温区的范围也明显增大,导致出口处NO排放量增加;在较低的过剩空气系数下,空气入口截面积的减小可以降低燃烧室内的峰值温度,温度分布均匀性得到有效提高,出口处NO含量会降低到0.003%以下,从而实现固废热解气的MILD燃烧。 相似文献
893.
煤热解过程中汞析出与汞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煤热解释放出汞,并对热解气体进行汞吸附脱除的燃烧前脱汞的技术路线.在程序升温管式炉系统中,实验研究了大同煤和宝日希勒煤,在N2气氛下热解过程中汞析出和汞吸附的特性.热解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煤热解过程中汞释放的主要因素.随热解温度升高,汞释放率急剧上升,在600℃时两种煤中汞释放率达90%以上;被释放的汞蒸气中以元素汞为主.随停留时间的延长和加热速率的升高,煤中汞释放率显著增加;汞析出仍以元素汞为主.考察了四种吸附剂活性炭、飞灰、Ca(OH)2和5%KMnO4改性Ca(OH)2,对大同煤热解气体中汞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四种吸附荆的单位汞吸附量均增大;其中活性炭具有较强的汞吸附能力,吸附率达92%以上;飞灰和另外两种钙基吸附剂的汞吸附率在73%~85%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894.
895.
为研究环保新型有机工质应用于微型朗肯循环热电联供系统的适应性和循环效率,针对3种有机工质HFE7000,HFE7100和Neo-pentane,构建了典型微型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热电联供循环系统,并建立了系统热力学能量流通模型,研究了循环温度、回热器温差、过热和过冷对系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工质可适用于微型有机朗肯循环,有机工质自身性质对循环效率有一定影响;系统各项效率均随着蒸发器出口温度的升高和冷凝器出口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在循环中增设回热器有利于提高系统发电效率,有机工质在回热器进出口之间每10℃的温度差,可将微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发电效率提高0.4%~0.5%;对工质采用过热和过冷手段,均会降低微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循环效率. 相似文献
896.
897.
从实验室保藏的49株碱性脂肪酶产生菌中筛选出产低温碱性脂肪酶菌株LP28,初步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0℃,最适作用pH为9.0,粗酶液在室温条件下处理48 h仍具有93.78%的残余酶活.该菌经16S rDNA鉴定为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同源性为99%.摇瓶实验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为(g/L):淀粉10,牛肉膏20,K2HPO4 1,PVA-大豆油20.最高酶活为3.06 U/m L. 相似文献
898.
899.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5)
直线氢内燃机特殊的自由活塞运动导致了较低的燃烧反应速率和放热等容程度。为减少燃烧时间损失,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在一台直线氢内燃机中尝试应用了引燃稀薄燃烧技术。首先通过原理试验验证了引燃稀薄燃烧技术的可行性,然后采用一种耦合活塞运动的迭代计算方法对柴油引燃直线氢燃料内燃机燃烧性能和运行特点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引燃燃烧技术,有助于提高直线氢内燃机的燃烧速度,减小放热时间损失,增加指示效率。相对于传统点燃燃烧,引燃技术能够提高直线氢内燃机活塞往复运动频率和压缩比,增加直线氢内燃机输出功率,但是引燃燃烧会轻微加重直线氢内燃机的NOx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900.
纤维沥青混合料中纤维的最佳用量是由纤维吸附沥青的能力、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类型以及纤维的分散性的强弱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在实际工程中,掺加纤维的混合料类型多为骨架-密实型,如SMA。以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矿物纤维掺量0%、0.3%、0.5%、0.7%和0.9%为试验前提,选用玄武岩矿物纤维,通过高温车辙试验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对比不同沥青条件下矿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确定矿物纤维的最佳掺量,从而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