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39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58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唐家河油田馆陶油组剩余油研究及挖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维可视化及油藏描述一体化为支撑,以唐家河油田新处理三维地震资料为载体,将地震、地质、油藏工程多学科有机结合,对唐家河油田的断层进行整体研究。形成了一套针对构造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思路和方法,即:沿着油源断层,根据油气聚集相似性原理、封闭性断层模式和油藏动态寻找剩余油,利用复杂结构井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了开发井位部署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2.
辽河断陷大民屯凹陷静西陡坡带是复杂断块区,地层划分对比难度大,储层特征复杂。首先,利用古生物地层方法,结合电性特征,对沈2 4 1等进行了地层划分和对比,解决了地层归属不清楚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鉴定、扫描电镜分析、荧光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岩石化学分析、包裹体温度测定、铸体薄片分析、物性分析、磁性测定等手段,结合测井资料,对古近系碎屑岩储层进行研究和探讨。划分了沉积相类型、岩石类型、成岩阶段、储集空间类型等,根据沉积相带和成岩相带特征,结合实际铸体薄片镜下观察以及其它微观测试资料,将古近系碎屑岩储层划分为好、中、差三类储层。指出了古近系碎屑岩储层,在纵向和横向有利储层分布,为该区进一步勘探起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3.
对神经网络算法以及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敏感性预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着重介绍了合理网络结构的确定方法、学习样本的搜集与处理以及学习算法的改进等 ,并建立了改进的B P算法。通过水敏性预测 ,介绍了神经网络在敏感性预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 ,并对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利用改进后的神经网络对储层敏感性进行预测的方法 ,具有预测精度高、自适应好、容错能力强等优点。为了便于使用 ,编制了功能完备的敏感性预测软件 ,现场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4.
油井暴性水淹是裂缝性砂岩油田开发的普遍特征,其中很多是由注水引起裂缝失稳扩展所致。本文根据砂岩储层的物理力学特征,运用断裂力学理论,给出了储层裂缝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定量地分析了开发过程中储层裂缝失稳扩展的判据、裂纹扩展方向。对于合理确定注水压力及井网的合理布置,防治水窜及暴性水淹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5.
古代富泥低弯度河的识别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区分古代富泥低弯度河流与曲流河,总结其沉积特征和河道砂岩的展布,为储层描述和预测提供参考.方法 从不同盆地和时代的三维地震资料中识别出非辫状河也非曲流河的古代低弯度河道的展布与延伸,比较其河道(带)与漫滩的沉积差异及其与其他类型河流沉积的异同.结果 从三维地震资料中获得了古代富泥低弯度河沉积的一些共同特征:古代富泥低弯度河多发育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冲积扇扇缘和扇外;平面上可呈单河道体系,也可呈分支、交叉的多河道体系;单河道砂体规模小,一般仅数米厚;宽厚比小.结论 三维地震识别出的低弯度河道一般为多期河道砂体相对发育的河道带.  相似文献   
136.
张博  王洪斌 《天津科技》2009,36(5):50-52
近年来,海上新开发油气田中,低孔、低渗、高温储层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对此类储层的改造非常的具有挑战和实际意义。该类油气藏的酸化改造技术,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设计和施工模式,为实现此类储层更大程度上的资源动用和开发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7.
川口油田西南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口油田西南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集层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颗粒间多为点-线接触关系,孔隙式胶结,总体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低孔低渗特征.粒间孔-溶孔为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沉积相带、矿物成分及砂岩粒径等是影响研究区储集层性质的重要条件和关键因素,较强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该区形成低孔低渗储集层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为储集层的主要增孔因素.  相似文献   
138.
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煤层气渗流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原理及其在测定煤层气储层渗透率机理的基础上,基于达西定律和毛管渗流定律,给出了煤储层渗透率计算公式,指出煤储层渗透率是反映煤层气渗流规律的关键特征参数,且它与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实验得到的核磁渗透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基于BT弛豫理论给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求解煤储层核磁渗透率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核磁渗透率和煤储层渗透率的关系表达式,指出核磁T2分布谱与煤孔隙结构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且MAP渗透率公式由于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孔隙分布对渗透率的影响,因此更为准确.使用自制的非磁性聚碳酸酯三轴应力渗透仪进行煤层气储层渗透率核磁共振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9.
向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的致密地层要油气储量和产量是目前油气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致密储层中的裂缝和溶蚀孔洞(统称缝洞)系统是油气赋存的主要空间和运移通道,查明和预测致密储层中缝洞系统成为寻找该类油气藏的关键。然而,致密储层中缝洞的空间分布极不规则,往往在相距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打油气探井,有的可能高产油气,  相似文献   
140.
东濮地区风化壳储层特征及油气藏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东濮地区第三系基底古潜山风化壳储层,发育有奥陶系的碳酸盐风化壳和石炭-二迭系及中生界的碎屑岩风化壳,经多次构造运动和风化作用,这些风化壳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形成了各种成因的缝,洞和各种类型的孔隙,期 发育和分布受构造运动和岩性控制,研究表明,东濮地区油源丰富,生油层和储层有良好的接触关系,断层及不整合面构成了良好的运行移通道,为古潜山区壳储层中天然气的聚集及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