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197篇
系统科学   109篇
丛书文集   177篇
教育与普及   8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1篇
现状及发展   35篇
综合类   5716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振动控制系统中致动器配置方法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致动器配置受振动系统的固有特性支配,而不受系统初始条件和控制规律的支配的观战利用模态分析法和动态灵敏度分析,提出了基于模态控制的致动器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丙酮肟在四氯化碳和苯乙烯混合溶剂中随苯乙烯摩尔分数变化的^1HNMR,观察到丙酮肟分子中两个甲基共振峰的化学位移随苯乙烯摩尔分数增加而逐渐移向高场,而且两个甲基向高场移动的程度不同.ASIS值随苯乙烯摩尔分数增加而增加,两个甲基共振峰在四氯化碳中是一个单峰,而且当混合溶剂中苯乙烯的摩尔分数大于0.30时分裂为双峰.丙酮肟分子中两个甲基共振峰化学位移δ与混合溶剂中苯乙烯的摩尔分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由于化内涵的不同,英汉动物名词在跨化交际中,会产生语义位移的现象。本分析了产生语义位移的几个原因,并在翻译策略上作了一些探讨,以克服语义位移,消除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直接分支模态综合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算例对算法进行验算,分析了该方法计算结果很不准确的原因并进行了改进。改进的分支模态法将系统中主子结构的剩余模态加入,降低了略去高阶模态带来的严重误差。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ANSYS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小于2%。改进的方法不仅使计算结果准确,而且保持了原方法的优点,适用于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15.
随机振机的复模态时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解释理论既是他的量子力学哲学的核心,也是他的建构经验论的科学思想基础。本文主要从量子力学的一般解释理论、量子力学测量问题、测量的模态解释的主要思想、模态解释的意义等四个层次较深入浅出地介绍范·弗拉森的量子力学解释理论。  相似文献   
17.
证明模态系统P5的协调性.即:证明了模态系统P5的所有公理的布尔值为1.亦即:V^B(B是一个完全的布尔代数)是模态命题系统P5的布尔值模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大位移井旋转钻柱的受力变形特点及钻柱与井壁接触机理.根据动力学原理引入碰撞恢复系数并完善和简化了钻柱与井壁动态摩擦接触模型.采用有限元理论,将威尔逊θ法、牛顿拉裴逊法和放松约束试算法相结合,解决了大位移井钻柱动力学问题及钻柱动态接触边界待定问题.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理论模型是合理的和简便的.在钻柱旋转过程中,碰撞或连续接触可能交替存在或并存,这与井眼条件和转速有关,对钻柱与井壁接触形式的任何假设都可能是误差产生的根源.动态响应均值的非线性效应与静态分析结果表明,一般井眼曲率大于5°/(30 m)时,线性动态分析的误差不容忽视,转速较高(大于70 r/min)时,须考虑动态因素的影响,在一般工况条件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从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意义、研究理论着手,分析探讨了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提出提高无缝线路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