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应用正则摄动方法研究了当热特性参数可变时等厚度环肋在一定体积下,产生最大传热量时的最优几何尺寸,所得结果对工程设计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热学理论讨论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构造并对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效率的不良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最后给出了提高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3.
本文简述了换热器管侧插入元件法强化换热的研究现状,提出利用柔性—动态插入件对管内紊流进行强化换热,实验研究结果以特性曲线和测算Nusselt数与经典Nu=0.023Pr~(0.4)Re~(0.8)计算值对比表,揭示了以旗形内嵌物为代表的该类插入件强化换热的优越性,工业应用证实了其可靠性和经济性亦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4.
采用萘升华技术研究了圆柱状颗粒随机堆放构成的床层中颗粒与气流之间的传质规律,考察了颗粒尺寸及床层高度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实验研究的范围是Re=7.45×102~1.83×104.本文提供了两个对流传质的实验准则方程,可供有关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5.
以CDIO教育理念和大纲为指导,探讨了我校新办专业基础课程《传热学》的教学改革方法,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传授、模拟工程案例、教学与科研实践结合、考核方式改革四个方面.经探讨,提出的教改方法可极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培养了学生CDIO大纲中提出的四个层面的能力:基础专业知识、个人...  相似文献   
66.
传热工程学     
传热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本书在写作过程中遵循了两个原则:1.在具备科学与严谨精神的前提下摆脱了高深理论推导带来的烦恼;2.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67.
热量传递是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利用数学建模的理论与方法,在传热学基本定律--傅立叶定律的基础上,在热传导中建立数学模型,采用了统计分析和演绎推理的方法,通过适当假设,建立了热传导平壁导热模型,并用于计算北方楼房中双层玻璃窗的间距问题;建立了单层球壁导热数学模型并用于计算单层球壁内径和厚度比的合理比值的优化研究,实现了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的目标。  相似文献   
68.
RCC-AC路面温度荷载型断裂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沥青水泥混凝土AC层中接缝的上方存在一条垂直路面结构的反射裂缝的条件下,研究温度变化对反射裂缝的影响,并考虑沥青水泥混凝土AC层与碾压水泥混凝土RCC板之间的接触,摒弃两层之间完全连续的假设。其步骤为:利用传热学原理,得出路面结构的温度场,再利用热弹性理论求出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生的热应力;然后,利用断裂力学理论计算复合式路面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此外,根据工程实例得出了不同裂缝长度下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AC层与RCC板之问的粘结程度,加铺低模量的土工布,适当提高AC层的厚度等方法,能降低裂缝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从而达到阻碍反射裂缝开裂扩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输液恒温器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小型医疗器具。它是利用新型材料自限温电热带经过精心的热学设计而研制生产的,与一次性输液管配套的产品。本文介绍输液恒温的热作用理论基础及其重要参数的选定过程,并说明其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70.
无泵吸收式制冷机中狭缝通道提升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计了多种特殊结构的狭缝通道热虹吸溶提升管,并对其进行了溶液加及溶液提升效能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狭缝通道管具有启动温度低(最低达68℃),运行温度范围大(68-90℃)及对真空求不高(10kPa以下)等显著特点,在俣适的通道面积条件下,溶液的提升量,冷剂水的产量随运行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对影响提升管效能的其他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及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