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6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209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现代油藏经营管理方法的应用为油田开发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油田动态监控是油藏经营管理中重要环节之一,它贯穿于油藏经营管理整个过程,及时合理地动态监测和评价能提高对油藏的认识,对油藏经营管理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循环油藏管理模式、过程监控和评价在油藏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油藏动态监控和评价包含的内容及作好监测和评价所需的技术支持、未来发展趋势、现阶段工作重点等。  相似文献   
962.
油藏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套满足油藏经营管理思路的软件系统作为技术保证。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应体现油藏经营管理协同化的思想,通过各专业子系统一体化的软件设计,实现地质-工程-经济协同化方法进行油藏经营管理。对油藏经营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结构、数据流结构进行了介绍,整个系统划分为地质信息集成、开发信息集成、油藏工程计算、开发动态管理、经济评价、实时监控、数据管理维护等七大子系统,详细讨论了各子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963.
随着油藏经营管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网络化、数据信息共享普遍化的逐步深入,组建一支具有活力的多专业学科团组是油藏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和实现地质-工程-经济评价协同化管理的精髓。成功的油藏经营管理取决于团组成员间的不断交流和交互作用。对协同化工作团组的管理及经济价值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团组工作分析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964.
针对双层间无窜流的多层油藏在三种外边界(无穷大、封闭、定压)及两种内边界(即在井底是否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下的井底压力动态,给出了相应的Laplace空间解。在全面分析了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通式,并对其特殊情况进行了讨论。其研究结果表明,多层油藏试井分析理论的深入与完善,对编制相应的应用软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965.
断块油藏典型井组特高含水期配产配注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断块油藏储层平面非均质严重,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复杂,平面动用不均衡。通过油水井合理的配产配注,可以改变不均衡的状况。针对断块油藏中一注两采井组和两注一采井组在特高含水期两注采井间动用不均衡的状况,提出了特高含水期均衡驱替的标准,并在不同的储层非均质情况下,开展了井组的配产配注优化研究,建立了不同非均质储层情况下,两种井组在给定的调控时间内达到均衡驱替的注水量或液量分配比例图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井组的注采调配中,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66.
介绍了胜利油田河口潜山油藏的完井工艺技术,包括井身结构、完井方法、油层保护、完井投产措施,毛细管测压技术等,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对同类地层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7.
辽河西部凹陷曙103块潜山油藏储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河西部凹陷曙103块潜山由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泥-粉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其主要的储集空间包括溶蚀孔洞、构造裂缝及微孔微缝等。该区溶蚀孔洞非常发育,根据其规模可分为大、中、小型溶洞及溶孔,其中大、中型溶洞常因坍塌和充填而失去储集能力,而小型溶洞和溶孔等则成为该潜山的主要储集空间。高角度构造缝对该储层储集空间的贡献最大,其优势发育方位为北东-南西向,与区域构造线方位一致。压力测试结果表明,该区储层中显微级的微孔和微裂缝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后,替代宏观溶孔和裂缝而成为主要的供油空间,这表明它也是很重要的储集空间。对各井开采现状及采油层段的对比研究表明,曙103块潜山储层的发育受古地貌位置、构造位置及沉积旋回的控制,好的储层段主要分布在潜山顶面及地貌高点。  相似文献   
968.
温度对岩石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储层粉砂岩、灰岩、变质岩和砾岩渗透率受热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岩石渗透率在高温作用下发生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在常压条件下经过高温加热处理,其渗透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增大趋势;岩石渗透率发生突变时存在一个阈值温度,组分不同的岩石,其阈值温度也不同,岩石渗透率的提高是由于岩心受热后产生了新的裂缝,裂缝延伸而形成了连通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69.
油藏原油中石蜡沉淀的模型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核了正规溶液理论,聚合物溶液理论和状态方程法计算石蜡沉淀的热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高压下的油藏流体及油罐油,采用状态方程法较适合,在所选用的4个状态方程中,PT和DG状态方程计算精度较高,PT方程的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970.
运用储层控制因素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靖安清田和渠一、二区岩性、电性和沉积环境,认为张渠一、二区具有同一物源、同一水动力体系和同一沉积环境,由于水动力条件上的差异,导致储层电性、物性、砂体展布及油藏控制因素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张渠一区以辫状河心滩的沉积为主,水道发育,储层由两个左右对称的A,B砂体和B砂体的延伸部分C砂体组成,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低,含水率高;张渠二区以低弯度曲流河边滩的沉积为主,储层由下对称的上、中、下三个砂体组成,河沿道呈长条状分布,横向连通性好,含油饱和度高,含水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