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0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621篇
系统科学   166篇
丛书文集   549篇
教育与普及   6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0篇
现状及发展   122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1043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615篇
  2013年   522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664篇
  2010年   595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412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314篇
  1998年   289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7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了改善强碱性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电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酚钠废水.结果表明:电氧化法对废水的色度和S(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电解过程中余氯的产生对色度和S的去除有决定性作用.实验确定的高浓度酚钠废水电氧化处理条件是:电流密度为714 A/m^2、电压为10 V、电解时间为30min,采用中和→电氧化→生化工艺去除色度和S.  相似文献   
142.
InxGa1-xN/GaN应变量子点中激子的结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有效质量方法和变分原理,考虑内建电场效应和量子点的三维约束效应,研究了InxGa1-xN/GaN应变量子点中的激子结合能随量子点结构参数和量子点中In含量x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量子点高度L和半径R的增加,结合能降低,随着量子点中In含量的增加,激子的结合能增大.对给定体积的量子点,激子结合能存在一最大值,此时电子、空穴被最有效的约束在量子点内.对不同体积的量子点,最大值的位置在量子点高度L=1.7nm附近取得.  相似文献   
143.
用溶胶-凝胶方法在LaNiO3/Si衬底上在450℃退火条件下制备了BiCrO3.薄膜XRD研究发现BiCrO3仅有少量结晶,呈(I0I)择优取向.铁电性测试表明,室温下薄膜具有铁电性,剩余极化强度为0.6μc/cm^2,漏电流研究表明薄膜的导电机构分为三种。  相似文献   
144.
用静态法对不同制备工艺和不同PZT掺杂量的(1-x)PST-xPZT陶瓷的热释电系数进行了测试,发现随着PZT掺入量的增加逐渐降低PSTZT陶瓷的热释电系数.采用两步法工艺制备的PSTZT陶瓷和在较高烧结温度下制备的PSTZT陶瓷的热释电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145.
采用传统陶瓷生产工艺制备了新型(Bi0.5Na0.5)0.94(Ba0.5Sr0.5)0.06Ti O3 x(wt%)MnO2体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陶瓷的晶相结构、表面形貌、压电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单一的钙钛矿结构;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其压电常数d33为101pC/N,机电耦合系数kp为0.21,机械品质因素Qm为192,且具有较低的介质损耗(tanδ=0.0217).在1200℃,2h的烧结条件下,能够获得致密的陶瓷体;MnO2的添加量对晶粒生长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随着Mn元素的含量增加,晶粒尺寸变大;与不添加Mn元素的陶瓷样品相比,添加少量Mn元素可以使晶粒尺寸变小,且更均匀.  相似文献   
146.
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不同MgO含量的BST陶瓷,并研究MgO掺杂对BST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MgO掺杂后陶瓷的XRD图谱显示存在单一的钙钛矿结构,且XRD衍射峰随着MgO含量的增加向低角度方向漂移.密度测量表明,MgO掺杂后BST陶瓷的密度有所增加,并且随着Mg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FESEM照片也证实MgO掺杂后BST陶瓷的致密性有所增加.介电性能测量结果表明,MgO掺杂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减小,介电色散也减弱.介电温谱显示,MgO掺杂后介电峰被压抑和展宽,表明出现扩散相变.14℃时测量的电滞回线表明MgO掺杂后陶瓷的自发极化和矫顽场均减小,说明陶瓷的铁电性能减弱.  相似文献   
147.
铋层状结构压电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以CaBi4Ti4O15为研究对象,通过对A位选择Nd3 部分替代Bi3 或者Ca2 ,以及用V5 和W6 取代部分B位的Ti4 的掺杂改性,研究了不同掺杂元素及掺杂位置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位和B位均能通过提高剩余极化和降低矫顽场,来改善陶瓷的压电性能;A位比B位有更高的掺杂固溶量,可获得更好的铁电和压电性能,剩余极化2Pr高达20.4μC/cm,压电常数d33高达20pC/N.  相似文献   
148.
电纺丝制备高聚物纳米纤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制的电纺丝装置获得高聚物纳米纤维,发现不同高聚物纳米纤维具有不同的直径范围。对影响所得纳米纤维直径的静电压、高聚物溶液浓度等过程参数作分析,认为静电压与高聚物溶液浓度是影响试验进行的关键因素,并制约着其他工艺参数的调整。同时,结合静电喷雾及高速纺丝的理论对纺丝电子流体动力学过程作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49.
在基于虚拟仪器构建的通用的电液测控实验台上,采用Bingham模型描写电流变液,建立电流变传动器的离散数学模型.对于随机负载干扰和不确定摩擦阻尼的情况,利用输入输出角度和转矩的采样数据,识别模型的系数,并可计算系统的无阻尼自然频率和阻尼比或时间常数.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与基于Leven berg-Marquardt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相比较,能更有利于对电流变传动系统进行结构设计、参数识别和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150.
电滞回线是研究铁电性的重要方法,但其中非线性电导,非线性顺电电容等非铁电性的影响难以消除.为此提出了微分电滞回线方法以取代传统的电滞回线.基于该方法,可将回线中各种非铁电性的贡献定量地分离出来,从而得到纯铁电性的贡献.对锆钛酸铅(PZT)和钛酸钡(BST)陶瓷样品的测量结果表明,纯铁电微分回线可用若干个高斯函数精确拟和,铁电体的极化疲劳就表现为高斯函数个数、峰位、峰高、半高宽等参数在外加作用下持续变化.实验还进一步证明,疲劳效应与铁电体所经历的热力学历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