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仅仅因为一小块指骨,人类家谱从此便增添了一名新成员——"X女人"——可能3万年前和智人生活在一起。连同这一发现,生活在3万年前的早期人类(或原始人)种类增加到四种。在十年的时间里,人类家族成员数量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22.
亦云 《科学之友》2005,(7):82-83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公司不久前发布消息说,科学家已标记出了白、黑、黄三个人种基因组中发生单一核苷酸变异的位点,并初步绘成不同人种基因组的差异图。  相似文献   
23.
张天真教授是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作为该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力领导实验室的建设,并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成功组织申报了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主编《作物育种学总论》等面向21世纪统编教材2部.参编多部。已累计培养硕士生25名,博士生16名。从事的棉花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领域整体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4.
《科学之友》2004,(11):13
根据最新一项有关头虱的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人类和一种已经灭绝的远古人类物种有直接的联系。这种物种是直立猿人,一种无下颚的远古人种。  相似文献   
25.
调查蒙古斑在维吾尔族婴幼儿中的发生率及消退时间,完善该民族体质人类学资料,探索该民族人种构成特点及演化过程.肉眼观察新生儿身体各部皮肤,用半透明纸拓绘蒙古斑外形轮廓,以重量面积换算法确定蒙古斑的面积.结果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不同地区维吾尔族新生儿蒙古斑发生率不同,各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从东部到西部呈逐渐减少趋势,平均发生率为46.12%.从东部到西部,蒙古斑面积占体表面积比率逐渐减少,平均比率为0.69%.1岁内蒙古斑消退78.08%,5岁内消退98.71%,未发现蒙古斑对婴幼儿生理产生异常影响,消退后皮肤未出现异常.蒙古斑在新疆不同地区维吾尔族新生儿中的发生率及东西方向的梯度差异,体现了现代维吾尔族可能具有欧罗巴人种血源,欧罗巴人种血源对维吾尔族的掺入是由西部向东部逐渐深入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6.
张园 《青年科学》2011,(1):24-25
60年代,台湾一位学者在研究中医五行学说理论时,突发奇想,把五行中的五色和地球上的人种联系起来。五行中的五色为:青赤黄白黑。而地球上的人类,就其肤色来分,有黄种入、白种人、黑种人和红种人(或日棕种人)。他认为,如果五行学说是一种科学,那么,世界上就应该有蓝种(即青色)人。  相似文献   
27.
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和科学技术人类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谈起,说明这种转向把科学视为人文文化诸系统之一,并采用人种志这种经验方法研究科学活动,因而进入了科学技术人类学领域,文章的最后部分提出了深入研究科学技术人类学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8.
Shuidonggou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Upper Paleolithic sites in North China. Due to the presence of rich human remains, animal fossils, abundant sporopollen and unique geological sequence, it is the type site for Late Pleistocene to Holocene human occup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Ningxia-lnner Mongolia region. Many scholars suggest that the site should be named the "Shuidong- gou Formation" of Late Pleistocene in North China. Dat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ancient human activities at the site took place 30-24 ka (Marine Isotope Stage [MIS] 3). The climate at that time was warmer and moister than present day, and adequate precipitation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water pack depressions where broad-leaf trees and sparse forest vegetations, as well as herbivorous animals flourished, making the area suitable for early human hunting, gathering and survival. The Neolithic human occupation happened 9-5 ka at the site, while simila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ith MIS3 occurred. The absence of human activity record in the region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MIS2) suggests that the environment was too harsh for humans to live there.  相似文献   
29.
晚清以来,中国面临西方世界的强大压力。在亡国亡种的威胁之下,以严复为代表的中国知识精英通过《天演论》等著译作将人种改良的知识介绍给大众,试图以"优种"的方式实现民族复兴。随着西学东渐的展开,优生学以现代西方科学的姿态进入中国知识精英的视野,被崇尚人种改良的知识精英们视作可依附应用的科学实体,并以优生学为视角展开了关于如何复兴民族的讨论。民国时期优生学思潮的发展是19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在外部威胁之下转型的一个侧影。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