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6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盖茨比是生活在美国20世纪“喧嚣时代”的迷惘一代的杰出代表。与他的同龄人一样,盖茨比心中怀有一个美丽的美国梦。他认为只要通过自我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所谓的美国梦只不过是一种幻想,盖茨比的梦想在残酷的现实重压下被撕得粉碎。他的悲剧性的结局展现了美国梦必然失落的命运。  相似文献   
92.
20世纪美国南方小说,黑人小说和犹太小说中的边缘人物都在不断地探索自我,企图寻求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但他们都是精神上的漂泊和流浪汉,无法与社会沟通,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和位置。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93.
以剧中角色的分析与把握和艺术手段的运用与创造为基点,通过对多年歌剧表演艺术实践的挖掘,阐述了歌剧这一表演艺术形式必须创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达到舞台艺术效果与观众心灵互动,才能展现其艺术魅力和舞台表演价值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94.
徐贵祥军旅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活丰满。徐贵祥军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文革”前17年小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深入发掘和对敌我双方人物形象客观深入的刻画。新时期以后,军旅作家由描写战争转变到描写战争中的“人”,对英雄进行重新审视,把英雄当“人”来写,这方面,徐贵祥军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显得相当丰满鲜活。  相似文献   
95.
作为古典文学的主将,诗歌不可避免地对其他文体产生渗透和辐射,以至于古典小说的行文中也穿插有诗词韵语,散韵结合的语言模式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大特色。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中融入的韵文形式明显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少量到常见,由随意到规范的过程,并在不同时期演变出诸多形态。古典小说中的诗词韵语在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故事环境、推动故事情节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文学艺术性。  相似文献   
96.
元代杂剧《竹坞听琴》和明代传奇《玉簪记》二剧的女主人公郑彩鸾和陈妙常两者身上蕴涵着极其相似的内质:身为尼姑或道姑,皆为爱情冲破封建理学和宗教的双重禁忌,成为敢作敢为的新女性形象,这使得其它爱情戏中的大家闺秀难以望其项背。但由于二女的生存背景、处世方式不同,因而其心路历程、性格特征等方面又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97.
一般来说,高等学校的外国文学课.在教学中惯用的教学方法是分析综合,就是作家生平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人物形象、概括主题、分析艺术特色。分析综合的方法目其细致深入之处.但这种方法用久了,这套过程就成了一条流水线.虽流畅,但却不免单调。加之课堂上又主要依靠教师在讲台上唱。  相似文献   
98.
在我们这个以整体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中 ,性别问题是否存在着权力的复杂关系 ?特雷莎·德·Lauretis说仅仅将男女之间性的差异强调为妇女身份基础的做法是需要商榷的 ,因为“它把女权主义批评置于普遍存在的性对立的概念框架中 ,而这又使揭示妇女与妇女之间、或者说妇女内部的差异 ,变得相当困难 ,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1] 事实上 ,考虑到当代中国幅员辽阔、异常复杂的社会现实与女性现实 ,我们有理由质问 :当代中国女性是不是一个可以一而概之的概念 ?有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女性经验”、“女性生存状态”抑或“女性形象气质” ?当代文…  相似文献   
99.
《红楼梦》中声音、色彩的运用,以它独特的美学效果,将深邃的内容与外在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以声音、色彩写人、写情,声情并茂,声音与色彩异曲同工,将人物、环境以及作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00.
《战国策》中的“士”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爱国之士;清士、义士;豪侠之士;纵横策士。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不同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