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6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3 毫秒
81.
王显峰 《科技资讯》2011,(26):211-211
教学鲁迅《祝福》一文时,可从启发学生分析典型环境、引导学生分析典型性格、带领学生分析写作方法等几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来阅读理解课文,从而达到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写作方法的领会、作品主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82.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悲剧小说<卡斯特桥市长>呈现出鲜明多样的狂欢化因素.脱冕加冕主题、人物形象二重性以及狂欢化时空贯穿作品始终.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重新诠释这部小说,不仅使作品本身折射出丰富的内涵,也为我们把握自身存在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3.
《水浒传》第二作者罗贯中把林冲历史原型人物的粗犷性格改塑成一个以平和、沉稳为性格基调的人物,通过其人生命运,揭示出了"乱自上作"的主旨,概括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性口号,作品的思想和认识价值大大提升,显示出其善于由平凡出新奇的艺术创新能力。罗贯中对林冲性格的改塑,其视角不仅限于从社会和民族心理着眼,还包含映衬对比的艺术构思在内。或许是将前辈对林冲外貌定型化的描写奉为不应打破的成规,罗贯中只是改塑了林冲的性格基调,却仍保留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外貌,结果就出现了细人粗貌背离的现象。林冲的性格由罗贯中的率先改塑,到李开先重塑为形神统一的形象,以及在历代的艺术实践中不断丰富,以细人细貌为特征的林冲形象已经完全定型化。在几百年的历程中,作家和读者、观众都是林冲性格、形象改塑的创造者和促进者,因而林冲在《水浒传》之后的文艺作品中形神统一的形象是一种群众性、历史性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84.
读者心声     
《世界博览》2010,(19):2
时下,中国和印度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一改过去"落后"二字的代名词,成为了所谓"让人刮目相看"的新兴力量。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以中印两国做封面的杂志越来越多了。《经济学家》杂志某期封面用凶恶的喷火龙和狰狞的老虎来代表这两个国家,寓意很明确——这将是一场龙争虎斗;而在同一年的其他期封面上,中国又化身成了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而印度也会变身成高智商却行动笨拙的大象。泰姬陵和长城也是经典形象,通常与这样的封面搭配的,是"一个古老国度的……"这样的标题,文章也往往是从过  相似文献   
85.
对于爱看美国政治剧的观众来说,这个春天不寂寞。《国务卿夫人》第一季开播,《丑闻》第四季正在热映,大家翘首以盼的《纸牌屋》第三季也将于中国春节后一次13集全部推出。美剧在中国的风靡毋庸置疑,都市类的《欲望都市》《老友记》《广告狂人》,家庭类的《成长的烦恼》《绝望主妇》《人人都爱雷蒙德》,动作类的《兄弟连》《越狱》、《24小时》,奇幻类的《冰与火之歌》《邪恶力量》、《行尸走肉》等等类型的美剧培养了大批中国拥趸。近些年来,都市  相似文献   
86.
从文学的角度看,人物形象及其环境决定文学作品的价值。从翻译的角度看,如果译者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环境有较深的理解,就会使其译文更为生动,更能再现原作精神。  相似文献   
87.
曹雪芹在刻画王熙凤这一人物时,并长仅仅停留在“恶”的一面,而是用摇曳生花之笔,写出了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具有一定的人情味,以及在管理家政方面所表现出的干练、果断的才能、智慧。如此着笔,就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了生活的真实。正因为曹雪芹以细腻婉转而又流畅奔达的笔触层层皴染出凤姐性格的复杂性、深刻性以及独特性,这一艺术形象才骨肉丰满,达到典型化的高度,成为小说之林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8.
正病例星期天上午,我跟着爸爸去翻土。到了地里,我学着爸爸的样子,举起小锄头翻起土来。不到十分钟,我就累得举不起锄头了。我坐在一旁看爸爸翻土,他干得好轻松啊,才一会儿就翻了一大片,好像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似的。爸爸真能干!诊断报告读了这段文字,虽然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小作者对爸爸发自内心的夸奖,但小作者的爸爸并没能给我们留下鲜明的印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描写太过笼统,无论是自己的劳动体验,还是爸爸翻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从文化学角度阐释了文学中自我求证模式厦其文化内涵,并对于连、吕西安、高加林、金狗等人物形象作了个案分析。以此就中西文学自我求证模式所导致的不同价值取向的悲剧现厦其深层内涵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从人物塑造、价直取向、个性特点、心理空间四个方面剖析了新写实小说人物的内在特征和外在表现,从而揭示了新写实作家创作活动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