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6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大雪无痕》以其反腐败的警世主题,感人的事故情节,切入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用公安侦破小说的笔法,塑造了鲜明生动,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而发深人思。  相似文献   
42.
觉新是巴金小说中颇具典型的一个人物,这一人物形象显示历史的永久性的价值。觉新的性格具有矛盾的双重性,其产生的根源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43.
文学豫军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已经很难用一种共性的方式去介说河南作家 ,个性化的色彩日渐明显 ,尤其是青年作家 ,他们既有现实感 ,又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眼光。本期选择活跃于当代文坛的青年作家墨白 ,评论者亦都是年轻的博士生、硕士生 ,以期营造出一种鲜活的批评气氛 ,接近文学艺术的真相 ;也为向外界传播河南文学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4.
司汤达具有的俄狄浦斯情结可以从他的个人经历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身上得到有力佐证。从上述两方面分析其俄狄浦斯情结的抑制、转移和升华过程,认为这种情结是司汤达对母性疯狂迷恋的审美诉求,也是触发其艺术创作的深层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45.
在20世纪80年代的"重写文学史"潮流中,《创业史》是意欲被颠覆的经典之一。然而,《创业史》中那悲喜交织的梁三老汉形象,那以梁生宝为中心的个人爱情话语线索的存在,以及那从作品中自然流淌出来的作者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给我们带来审美愉悦和精神启示的同时,也拯救了作品自身,使它超越了时代所造成的种种局限,成为涂抹不掉的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46.
唐传奇第一次把婢女作为一类人物进行描写,婢女的地位与身份得到较为全面反映的同时,婢女作为小说的人物开始具有了个人的情感和追求。但是,唐人仍以高高在上的眼光来看待婢女,仍以男性为中心的赏玩态度去描写婢女,削弱了其形象。本文通过私属婢女(私婢)来探究唐传奇是如何反映婢女阶层的。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雷雨>人物结构关系的分析,试图从人性这一角度解读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文章认为,曹禺先生在周朴园、侍萍、蘩漪等人物身上,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性得失的因果关系,寄寓了深刻的人性思考.  相似文献   
48.
通过比较两组人物来分析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以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  相似文献   
49.
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分析方法 ,结合瑶族史诗《密洛陀》 ,对瑶族作家蓝怀昌的长篇小说《波努河》里人物形象的原始意象作初步探讨 ,以感受远古人类民族文明与当代文化艺术之间脉脉相承可谓类似或相应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0.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写于1924—1925年,收小说十一篇。这是新文化内部发生分化,它的右翼投向敌人以后所写的,因此和《呐喊》的热情反抗有所不同,而更多的是冷静的剖析和刻划,特别是着重考察描写了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