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2篇
系统科学   43篇
丛书文集   433篇
教育与普及   1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9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81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634篇
  2011年   657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762篇
  2006年   539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针对《电工与电路基础》课程特点,对比了国内外相关课程的特点,阐述了研究性教学理念。从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研究性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践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具体措施。希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22.
本文阐述了作者在人才开发利用工作中需遵循预先合理储备原则、多渠道培养原则、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创新机制的原则等几个原则。同时指出健全的管理制度、合理的薪酬体系、完善的保障措施是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上策原则。  相似文献   
223.
从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与要求分析,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有社会与家庭文化、学校教育、"产学研"创新体系。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受到"官本位"与"家长制"思想的束缚,存在应试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硬伤,缺乏企业创新动力以拉动"产学研"创新体系的运行。为应对以上不足,从政府、学校与企业三方主体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4.
人才效能评价有助于提高石油企业人才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根据国际石油公司的特征,从3个维度构建了人才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相应权重.通过把我国石油企业的人才效能综合指标值与其他国际石油企业进行纵向对比,了解了我国石油企业在人才使用效率上与其他国际石油企业的差距.通过与自身的横向对比,发现我国石油企业现有的优势与劣势,为我国石油企业提高人才效能提供了可借鉴的管理和改进信息.  相似文献   
225.
吴江 《华东科技》2014,(7):34-34
我们现在全国人才计划能够数上来的,省和中央这两层大概是4700多项人才工程,各种各样的评比,人才计划。国家的干人计划、万人计划,已经严重地干扰我们科技人员。广东的海外人才引进人员做评估——珠江计划,三年引进海外人才,从35到62,平均年龄57岁,基本上都是叶落归根回来的。  相似文献   
226.
科技哲学博士生是科技哲学学科的重要后备人才。选取六所代表性高校2011-2015届科技哲学博士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其读博期间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了解科技哲学博士生科研能力现状,就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规模小、产出慢、研究方向分散、高产和高被引作者在职率高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学科吸引力、同步提高科研能力与专业知识和更新人才培养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27.
在日本,校企合作的实施促进了人才的培育,对经济的复苏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有关日本校企合作中人才培育代表性文献的研究,依据实现目的的不同,归纳出日本校企合作中人才培育的三种模式,并对人才培育模式的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28.
我国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科技需求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科技创新要推动制造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种业自主权,农业数字化转型,绿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布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然而,我国科技原创能力尚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大学与创新型企业、人才集聚、科技评价等五个方面存在显著不足。亟需重点抓好提升科技原创能力的五大路径:实施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提高原创供给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在国际科技创新活动中提升主导和引领能力,持续塑造有利于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良好科技评价体系,夯实人才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229.
有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意愿、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的加速器,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大幅度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为了有针对性地构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实证了影响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在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教育培养机制、构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机制、建立完善的人才发展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230.
人才是推动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是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科学事业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中医药科研事业的重视,中国的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科研水平较低、科研人才短缺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通过对中医药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队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中国中医药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中医药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队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