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5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0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阿奎那认为人的本性在于人的理性.人性中的罪恶是人的理性违背上帝意愿的结果,社会和国家的产生是人性的必然产物.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而最高的幸福在于灵魂的拯救,分享上帝的快乐.只有上帝而不是国家才能实现人的最高幸福.教会作为上帝的代表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王权.  相似文献   
102.
在小说<边城>中,沈从文通过叙述至纯至真的爱情悲剧,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通过描述至诚至信的取舍,呼唤久已失去的"善良人性";通过刻画"至淳至朴的民风",展示边城的人们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善良的人".小说寄托了作者重造民族品德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3.
世界观与人生观之间不是整体与部分,决定与被决定的简单的格式化的空洞的思想关系,而是一般与个别,指导与被指导的复杂的现实思想关系。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人的认知规律,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同时,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4.
周月娟 《西藏大学学报》2001,16(3):51-53,56
藏族宗教雕塑的历史、品类和题材,并阐明撰写本文的目的和意义;用审美的眼光观照藏族宗教雕塑文化,再现宗教雕塑的艺术魅力,挖掘其蕴含的丰富的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105.
汉族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的基底文化 ,源远流长 ,底蕴深厚 ,具有原始性、多神性、农事性和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6.
关于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成为教育主旋律的背景下,从正反两方面对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进行了探讨,即什么不是和什么是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文章认为,单纯以“经济人”为本、或以“社会人”为本、或以“自我实现的人”为本的教师管理不完全是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只有以同时具有“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的人”的特点的“复杂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  相似文献   
107.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不仅叙述了一个男孩在混乱和排斥异己的二战期间爱的觉醒及其成长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唤起了人们对人性之恶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08.
王家忠教授的两部新作《人性·社会·心灵——社会潜意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和《传承·超越·沟通——民族潜意识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都是山东省教育厅立项课题,是研究社会潜意识、民族潜意识问题的学术专著。社会潜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现象,从广义上说,不易被直接觉察到的社会心理因素都可称之为社会潜意识。《社会潜意识研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人性演化、社会潜能、社会欲望、社会心态、社会异常心理、民族潜意识、区域文化心理、社会思潮、社会不良亚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管理、社会经济等重大社会心理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生存环境、个人性格、人性自私等几个方面揭示了七哥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己卑微、屈辱的命运从而挤身上流社会的生存哲学,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人性自私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0.
和谐社会的经济理论:当代经济学问题的人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知识的和谐.本文从人性的角度对当代经济学知识进行扫描,找到其不和谐之处并尝试以人的辩证的利益假设作为和谐经济知识建构的基础,提出了经济生活的利益相容论、经济成长的知识自由论、经济主体的理性利益论和经济运行的文化决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