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1篇
综合类   11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61.
科学革命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革.历史上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科学史学家科恩提出的科学革命发生的四个判据很有代表性,对判断科学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这些判据不能解释曾发生的理论革命或较小的科学革命,使人们对是否发生过科学革命产生怀疑.文章通过对历史上关于科学革命研究的梳理与分析,重新界定了科学革命概念的内涵,审视了内外史解释的不足,分析了"科恩解释"的局限性,提出了科学革命发生的"语境解释"及语境转化模型,说明了此模型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创建自主创新型国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2.
从宋代闽赣词人用韵看-m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汉语语音史,不能仅仅依据韵书的记载,而应根据实际的语音材料。语音材料大量地存在于韵文之中。-m的转化是音韵史分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m的消变起于何时。历来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宋代闽、赣词人用韵情况进行考察认为:-m的消变始于十一、十二世纪。  相似文献   
163.
164.
在日本,已经有许多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鲁迅进行过研究。对鲁迅作品的认真阅读和研究,给日本近代的思想、文学的素质带来一片光明。我缺乏充分论述的准备,因此,下面记载的,只是就资料与问题整理为目的的一份笔记。  相似文献   
165.
本文通过对发掘出的淘金人遗物的考证,结合史料及实地勘察论述清代奇台地区采矿业的发展情况,尤其对清咸丰年间一段鲜为人知的淘金活动作了历史的还原。  相似文献   
166.
本文介绍了李约瑟博士的生平及其中国科技技术史研究。李约瑟博士以他卓越的工作,改变了西方人对东方的观念,极大在推进了中国科技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7.
本文运用史实,将古代罗马历史上爆发的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相比较,得出结论认为:无论在起义的规模、组织纪律性或准备工作方面,前者都胜过后者,因此,关于斯巴达克起义“代表了罗马奴隶起义的最高水平”的定论应当改变。  相似文献   
168.
任鸿隽——中国的“科学事业家”,将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建设与推进视为自己一生的理想与追求。他参加过辛亥革命,最终没有成为政治界的革命者,却推进了,科学在中国的“发达与应用”(任鸿隽语)。成立中国科学社、办科学杂志、任职中基会等等,任鸿隽不愧为中国科学从无到有的拓荒者。通过解读《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从大量任鸿隽关于科学的性质,科学与实业和教育等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建制化等等方面的文字,阐述任鸿隽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169.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为“重写文学史”的重要成果,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独立的学术品格。但它作为“历史中间物”也有着缺陷和不足:在叙史过程中,“当代文学”的内涵从“话语形成”到“自然时空”的转换,使其“下编”止于浮泛评述;以“一体化”的实现和解体作为叙史情节结构和文学史观,既显示出史识的洞见,又对复杂的文学情境造成了一定的遮蔽。  相似文献   
170.
李约瑟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蕴涵有丰富的科学哲学思想。本文的考察指出,李约瑟的观念、方法、哲学思想都是西方的。在这样的观念、思想指导下,用西方特有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难免与实际情况有差距,也很难揭示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