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纵向岭谷区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异及其对气候的时滞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南纵向岭谷区NDVI时间序列与温度降水两类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探讨植被对温度和降水变化响应敏感性的空间格局,通过构造NDVIr指数揭示纵向岭谷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纵向岭谷区植被对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响应过程具有"时滞效应",不同地区出现最大相关系数所对应的滞后时间不同;植被对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反应可以分为"雨热同期、雨先热后和热先雨后"3种时间组合.(2)植被对温度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在空间上形成数个不连续的高相关中心和低相关中心;与温度不同,在研究区北部形成了植被-降水相关关系的两个低敏感区,沿纵向岭谷方向形成了两条高相关带.(3)构造了NDVIr指数,发现NDVIr与气象因子和土地利用状况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2.
漳州市酸雨采样设点的区域代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漳州市各雨水采样点所处的地理背景与雨水酸度和化学组成形式间的关系,提出可以利用聚类分析、离子变异系数、人口密度这三项作为选择采样点时的参考依据,以便更科学的设置有区域代表性的酸雨采样点。  相似文献   
53.
基于格网生成方法的山东省人口密度空问分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先进的格网生成技术,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因子和陆地数字高程(DEM)、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力(NPP)等自然因子相结合,通过模型的反演,模拟某一时期的山东省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状况。这种模型反演的方法,突破了传统的按行政区界线统计人口密度的方法,改为按照均匀分布、规则大小的格点单元来计算人口密度,丰富了获取人口密度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基于格网生成方法的山东省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先进的格网生成技术 ,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等社会经济因子和陆地数字高程 (DEM)、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NPP)等自然因子相结合 ,通过模型的反演 ,模拟某一时期的山东省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状况 .这种模型反演的方法 ,突破了传统的按行政区界线统计人口密度的方法 ,改为按照均匀分布、规则大小的格点单元来计算人口密度 ,丰富了获取人口密度指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近2 ka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的过程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古城废弃、湖泊退缩、频降尘期等发生时代的相对一致性,确定了历史时期河西走廊沙漠化过程存在三次大发展时期,即南北朝、唐末五代和明清两朝,它们均对应近2 ka以来的气候干冷阶段.认为清代中期河西走廊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且水资源利用率超过40%是晚近沙漠化土地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在分析人口密度地图的特点和编制意义的基础上,以宝鸡市为例,采用加权圆法编制了宝鸡市人口密度场地图,并且阐明了与人口密度场地图编制有关的加权圆半径及权系数的确定、控制点的布局、人口密度高度带的选择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7.
用不均衡指数、集中指数以及地统计的方法,探讨1990—2014年嘉陵江流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人口空间分布整体变化不大,呈现圈层式结构和轴向延伸特征,整个流域形成双中心格局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上游流域与中游流域交界处存在人口密度分布塌陷区;嘉陵江流域人口密度整体呈增加态势但局部区域变化明显,研究期间经历了"分散—集中—分散"的动态变化过程;流域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局部区域变化较快;如无外力干涉,流域冷点区域和热点区域将有进一步集聚的趋势,下游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未来将以重庆沙坪坝区等为中心向其西北和东北方向扩展,中游人口密度热点区逐步形成.应因地制宜制定流域人口发展政策,重视塌陷区人口引导,推动嘉陵江流域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58.
论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近数十年来,城市化过程迅猛,由此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资源危机、水质恶化,针对城市化对水循环、水文过程、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9.
交通拥堵是当今大城市疾病之一.为了探究疏解人口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文中以我国35个主要城市为例,采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交通拥堵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若仅仅通过降低城市人口密度不一定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城市交通拥堵与城市路网密度呈显著负向关系,汽车保有量、城市第三产业与城市交通拥堵呈显著正向关系.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不仅需要疏解人口,更应合理布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采取紧凑式人口布局与分散式服务业布局模式,缩短居民通勤距离.此外,应提高城市路网密度,灵活采取机动车限行政策.  相似文献   
60.
波罗镇概况     
《榆林科技》2006,(1):I0004-I0004
波罗镇位于横山县城东北部约25公里处,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及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交界处,无定河两岸。东部与白界、响水两镇相连;南部与殿市镇毗邻;西部及北部与横山镇及榆林市接壤。全镇辖2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万人,占全县的7.17%,总耕地面积为2387公顷。人口密度为56人/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