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8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7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572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本刊讯2011年6月29—30日,继第四轮会谈(2011年3月23日)之后,两岸专家在北京举行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第五轮会谈。本轮会谈重点讨论科技名词组的工作。参与科技名词组商谈的大陆代表有:科学与技术名词组组长刘青,科学与技术名词组成员李志江、邬江、代晓明等;台湾代表有:专业名词组召集人林庆隆,教育研究院编译发...  相似文献   
92.
读经是当前社会讨论的热点,也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的一个问题,历次的读经运动都伴随着对语文教育教学的讨论.通过追溯读经运动的过程,诠释经典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在反现语文教育发展史中,探索语文教育对读经问题曾有过的经验和教训,希望以此为借鉴,为语文教育在对待读经问题上找到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93.
本文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的课堂语言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
张东敏 《科技信息》2008,(2):240-240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其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的能力。本文对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5.
舒何亚 《科技信息》2008,(22):245-245
中专语文大多因循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再加上中专学生往往喜欢把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所以对语文课学习都不太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中等职业语文教学中的被动局面,为此提出了中专语文故事化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6.
陈领娣 《科技信息》2008,(8):299-299
网络教学中教师职能和传统相比发生了转变;并不是所有语文课都适合运用网络教学模式,应该因“材”施教;小学语文网络教学要突出“语文”的特点。不要上成电脑课或者自然课。  相似文献   
97.
对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已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质,在提高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中应该起着责无旁贷的作用。汶川大地震使生命教育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地凸现出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8.
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以具体的案例诠释教师如何成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参与者、促进者,学生真正成为信息加工者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找准固着点、注重反思点、创造成功点、利用拓展点等相关策略,帮助学生形成适合各自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学习方法,以此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99.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0.
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中小学学生需要练就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语言积累的唯一方法,学生背的多了,语言积累也就丰厚了。本文就背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