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89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12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及产城融合在促进新型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2.
在新型人工湿地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中(CW-MFC)中,以葡萄糖为对照组,研究梧桐浸泡液作为活性艳红(X-3B)共基质以实现其脱色的可行性,并从梧桐浸泡液初始浓度以及内筒植物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探讨以梧桐浸泡液为共基质条件下系统最佳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天时,梧桐组最高脱色率为97%,与葡萄糖组相差无几;且当梧桐组中X-3B进水浓度为150mg/L,梧桐浸泡液COD浓度为130mg/L时,脱色效果最佳,达到97%。COD去除方面,外筒(CW系统)的串联,在进一步去除内筒出水中脱色副产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进水中梧桐浸泡液COD浓度的增加效果更佳,且COD去除率最高为22%。以梧桐浸泡液为共基质的系统,其电压输出值为0.275V左右,且内筒有植物系统电压高于无植物。  相似文献   
133.
采用水热和烧结方法制备了氧空位调控的BiVO4纳米片。通过X射线衍射仪、电子自旋共振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和光解水制氧系统研究了不同氧空位含量(OV)BiVO4纳米片的结构和光解水制氧性能。通过对氧空位含量的调控,实现了对BiVO4纳米片的光吸收和光电性能的优化,极大提高了BiVO4纳米片的光解水制氧效率。结果表明:引入氧空位后,BiVO4纳米片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明显增强,并且随着氧空位含量的增加,样品的吸收边发生明显红移。适量氧空穴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从而提高光生电子的利用率。BiVO4-OV2纳米片的光催化产氧速率约433 μmol/(h·g),约为BiVO4纳米片的10倍。  相似文献   
134.
 镁基储氢材料具有储氢量高、镁资源丰富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应用前景的一类固态储氢材料。利用镁基储氢材料供氢主要有热分解放氢和水解产氢2种途径。MgH2的热分解放氢焓值高(75 kJ/mol H2),造成其放氢温度较高、动力学差; MgH2的水解过程中,由于常温水解产物Mg(OH)2逐渐包裹在MgH2表面,阻隔了MgH2与水的接触,从而导致水解产氢效率较低。近年来,大量研究工作聚焦于改善MgH2的热解/水解供氢性能及实际应用,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针对目前国内外镁基固态储氢材料的研发,总结了材料/结构改性、反应条件对镁基储氢材料的热解/水解性能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固态镁基储氢材料组成成分-微观结构-储放氢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镁基储氢系统及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了归纳。未来通过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的发展,将实现氢气的高安全、高效及大规模储运,助力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5.
细节设计不但影响着消费类电子产品开发的成败,而且也是成就其差异化竞争的利器。本文简述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定义以及其细节设计的内容,介绍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细节设计的特征,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细节设计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上的应用,体现出细节设计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上应用的可行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136.
本文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探讨了产学结合进行毕业实践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7.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我国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加快调整人才类型结构,构建新型的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历史性的机遇。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师生具有计算机技术的一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而我国中小型企业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困境,高职计算机专业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帮助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组建网络,创建网站,开发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畅通信息渠道,提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以此为切入点,高职计算机专业与我国中小型企业产学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不断深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资源,提高学生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和职场竞争力,培养真正受企业欢迎的技术性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8.
顾建达 《科技资讯》2009,(15):206-206
还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的本来面目,走职业培训即行业培训的成功之路,产学教研一条链是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而教师在这个链中的活力是关犍。  相似文献   
139.
刘民健 《科技信息》2009,(27):I0197-I0197
高职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社会的热点。高职学院实施“产教结合”是由其培养目标和办学职能所决定。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开展“产教结合”有利于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院进一步发展。教学改革应从市场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训练、在训练中学习、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0.
芩贞陆  黄思良 《广西科学》2000,7(3):225-227,235
报道不同培养条件对Mang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微循环产孢的影响。该病菌微循环产孢的pH值范围为4.0~10.0,最适为6.0;一定浓度的酵母膏液、葡萄糖液有利于其微循环产孢。黑暗、荧光与黑暗交替、荧光处理等促进微循环产孢,其中,以黑暗、荧光与黑暗交替处理产生的二次分生孢子的平均数最多,微循环产孢的适宜温度为20℃~35℃,最适为25℃~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