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1.
为解决传统的水力压裂存在的胍胶用量大、pH依赖强等问题,利用纳米材料传统有机交联剂结合,制备出纳米交联剂。现对中外关于压裂用纳米交联剂的相关报道进行了总结,论述了压裂用纳米交联剂的制备方法、性能评价和交联机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压裂用纳米交联剂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2.
113.
用流延法制备壳聚糖(CTS)/聚乙烯醇(PVA)共混膜然后进行二缩三乙二醇(TTC)交联处理.用红外光谱对交联的共混膜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膜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研究结果表明,交联作用明显提高了膜的抗张强度和抗水性,该交联膜有望用作可控降解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114.
辐照聚乙烯醇的红外谱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0Coγ射线辐照聚乙烯醇(PVA)的红外谱图(IR)作了分析,即辐照剂量对PVA的交联、裂解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辐照强度达1.68×105Gy时,缔合羟基比例增大,PVA有较高的交联度、结晶度;当辐照强度达2.8×105Gy时,PVA又以裂解为主,双键比例明显增加,此时PVA的有序性与无序性均增大,二者竞争的结果是PVA的结晶度略有减少.自辐照开始后,PVA采取全同立构形式排列的趋势增大.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Gase)将花生分离蛋白(PPI)与蓝园鲹酶解物(DPH)进行酶法交联,并经高压均质制成O/W型乳状液,研究了TGase的交联作用对乳状液的粒度分布、表面积平均粒径、显微结构及离心乳析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TGase可促使PPI与不同水解度的DPH交联,与交联前的电泳图相比,低分子量亚基条带(31-14 kDa)消褪,高分子量亚基条带(>97 kDa) 生成;DPH的水解程度对交联物的乳化性有重要影响,DPH的水解度DH=5.5%时所得PPI与DPH的交联物具有较好乳化特性。此外,结果分析显示交联作用使PPI-DPH乳状液表面积平均粒径d3,2及离心乳析率减小,表明TGase可提高PPI-DPH异源蛋白交联产物的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因此,通过TGase催化制备具有优良乳化特性的异源蛋白交联物用于食品领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6.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为单体,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铵(CO-436)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含双键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制备了双键封端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将两种乳液混合涂膜,经水分挥发干燥成膜后进一步进行紫外光固化。考察了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配伍对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的影响,以及光引发剂用量和两种乳液配比对固化膜凝胶含量、吸水率和涂层硬度、柔韧性、抗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用量在3.0%~6.0%之间时,能制得表观稳定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有50%左右的烯丙基双键参与了分子内的交联反应,同时残留50%左右的双键;共混乳液的固化膜凝胶含量达95%以上,铅笔硬度最大达到4H,柔韧性1mm,抗冲击强度达到45 cm。  相似文献   
117.
微交联氟碳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机氟碳单体、丙烯酸酯等为共聚单体,引入交联剂制备微交联氟碳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交联剂、乳化剂、引发剂、氟单体等对乳液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氟碳单体已键接到聚合物主链上。在单体中加入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使用R-A/R-D复配乳化剂,n(R-A)︰n(R-D)=0.5,w(引发剂)=0.4%,w(氟单体)=20%时制备的乳液性能较好,转化率达到98.31%,凝聚物量0.42%,乳胶膜接触角达到77°,吸水率仅为8.89%。  相似文献   
118.
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盐酸海地芬(CH)为模型药物,通过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了盐酸海地芬-壳聚糖微球,考察了其理化性质和释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海地芬-壳聚糖微球的外表规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7.8μm,载药量为3.4%,药物包封率为58%。该微球在酸性溶液中的释药速率要大于在碱性溶液中,且随壳聚糖(CS)浓度增大而减慢,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9.
以壳聚糖为药用载体,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三聚磷酸钠为离子交联剂,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制剂,考察处方和工艺因素对载药微球形态、包封率及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粒度分析仪和红外光谱对微球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5-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包封率可达到77.8%,平均粒径为6.4μm,30 min时体外突释为21.3%,48 h以内的累积释药率为77.0%,缓释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0.
伊朗Y油田沥青质稠油侵入钻井液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朗Y油田钻井施工面临沥青质稠油侵害的难题,由于钻遇沥青质稠油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严重影响钻井液流变性能和安全钻进。通过对沥青质稠油组份分析后认定其属于典型的劣质稠油,其自身黏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剧烈,是造成钻井液污染和流变性能恶化的根本原因。通过室内研究形成了以乳化剂、柴油为主的钻井液乳化降粘技术,能有效改善受沥青质稠油污染的钻井液流变性能;以交联硬化剂为主的沥青质稠油表面硬化技术,室内实验加入8.6%的交联硬化剂能明显减少沥青质稠油黏附钻具、筛网;以氧化硬化剂为主的沥青质稠油改性技术,在钻井液环境下可将沥青质稠油软化点从50℃提高至110℃,有效抑制了沥青质稠油的高温流动性。钻井液乳化降黏技术和沥青质稠油氧化硬化技术分别在雅达Y油田F19井和F17井进行了现场应用,改善了受污染钻井液的流变性能,减弱了沥青质稠油向井筒的侵入速度和侵入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