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46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690篇
系统科学   765篇
丛书文集   1314篇
教育与普及   8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5篇
现状及发展   101篇
综合类   3198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365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848篇
  2014年   2088篇
  2013年   1805篇
  2012年   2463篇
  2011年   2816篇
  2010年   2923篇
  2009年   3338篇
  2008年   3297篇
  2007年   3019篇
  2006年   2061篇
  2005年   1590篇
  2004年   1253篇
  2003年   1262篇
  2002年   992篇
  2001年   1018篇
  2000年   623篇
  1999年   417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275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8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的频繁,口语表达能力在社会交际中作用范围越来越广。教师应努力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注重指导学生选定口语交际的主题,培养学生有感情、有礼貌地说话,并学会合理利用体态语言.使语言表达立体化。为了丰富学生的口语交际素材,全面提高语言素养,教师还应鼓励他们博览群书.把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相似文献   
82.
独瑜 《甘肃科技》2003,19(10):10-10,7
分析了当前农村各种合作组织的趋势,并指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3.
本从语言与化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的教学与化因素的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并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得出结论:大学英语教学只有通过化因素的教学这一过程才能实现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84.
引导学生在逆向思维中寻找解题规律,突破难点、培养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85.
工间操作为一项传统的工作人员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早己步入各个生产部门,深受广大劳动者的喜爱。在工间操的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工间操技术的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工间操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结合各工种的劳动特色去积极思考;启发学生观察社会的发展和动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丰富工间操的动作内容,提高他们对工间操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养成正确的动作姿态、优美的动作姿势。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健身习惯,形成其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86.
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赛事不断增加 ,赛季不断延长 ,比赛激烈性不断加大。如果在比赛中能够充分发挥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这将对比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长期的保持这种状态 ,对整个赛季比赛的获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7.
全红  叶春锋 《南昌高专学报》2003,18(1):41-42,45
文章从精选阅读材料,提高学生兴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指导;熟练阅读技巧,了解背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对大学生英语泛读能力的培养。强调了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来提高大学生的泛读能力。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滞育蛹过冷却点的测定,初步明确寄主对棉铃虫的越冬抗寒性有影响,采自棉花的滞育蛹过冷却点低于采自玉米的滞育蛹,即前者的抗寒能力高于后者;但用抗虫棉喂养后的棉铃虫滞育蛹抗寒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9.
90.
五代十国时期,钱氏吴越国积极发展与日本的关系,但日本国对此却持消极的态度,双方的交往主要通过民间进行,局限在经济、文化领域。研究表明,此间中日交流出现了新的动向,即从以前中国方面的单方输出、日本方面的积极接受,开始变为中日双方的双向交流。尽管此时日本的"逆输出"在质和量上都不足道,但这毕竟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也可称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