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8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56年   1篇
  1947年   1篇
  1938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用1979年FGGE—Ⅲb资料,对亚洲及其邻域的总能量、大气显热源和水汽汇进行谱分析.结果表明:准40天振荡是亚洲夏季风区的主要特征振荡.振荡方差贡献的分布以及振荡源中心位置反映出在印度、孟加拉湾、南海和东亚大陆上空夏季风系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长江以北地区主要受中纬度系统影响,华南沿海和云贵地区则分别受南海和孟加拉湾地区夏季风系统的影响.振荡从主要振荡源向外传播,东亚季风区振荡主要从东南向西北传播.总能量和水汽汇振荡的传播还表明,从南半球有明显的向北传播通道.这些通道与越赤道气流通道大致相对应.大气显热源的振荡则无此特征,但它对大气环流准定常状态的维持有一定的影响,孟加拉湾湾头和南海既是热源中心,亦为准双周振荡的源区.  相似文献   
43.
第7届亚洲热物性会议于2004年8月23~28日在合肥和黄山举行。亚洲热物性会议是世界上3个(欧洲、美洲、亚洲)系列热物性会议之一,始于1986年,由王补宣院士和日本N.Seki教授倡议创办,每3年举办1次,先后在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举办过。本次大会经中国科协批准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会议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王补宣教授担任,会议国内组委会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大教授范维澄担任,会议执行主席由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陈则韶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44.
从海南岛东岸采集了Porites lutea和P.lobata两种滨珊瑚个体,沿其生长轴线以每年25~28个样品的分辨率取样并进行氧同位素分析,目的是研究滨珊瑚骨骼氧同位素组成在季节、年际和年代际3个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与季风气候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滨珊瑚的δ^18O值季节和年际变化在冬季风盛行的季节里主要受表层海温(SST)控制,而在夏季δ^18O值与表层海水盐度(SSS)显示较好的相关性.海水的盐度和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它们都与夏季风降水的大小相关,指示着夏季风降水对海水和珊瑚氧同位素组成年际变化决定性作用.冬、夏季风从时间上独立地对珊瑚氧同位素的控制,使我们可能通过同一序列的记录来重建冬、夏季风的变化.在年代际尺度的趋势变化上珊瑚万δ^18O值与大区域的盐度变化相一致,并且与当地降水关系不大,可能说明了珊瑚万δ^18O值年代际变化受大区域海洋环流和水文气候影响,是大区域季风降水、蒸发及其与太平洋海水交换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
亚太地区创新孵化论坛暨第八届亚洲企业孵化协会年会5月17日—19日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亚洲企业孵化协会主席王荣主持,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张志宏到会致辞并代表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充分肯定了上海的孵化器工作,针对孵化器的建设发展提出中肯建议,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张耀伦、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寿子琪  相似文献   
46.
通过观察2007年亚洲杯澳大利亚队全部4场比赛,据此分析澳大利亚队防守技战术特征。结果表明:抢球和断球成为防守中运用频率最高的技术,而防守中的技战术行为是围绕整体防守队形展开的,表现出很强的整体特征和目的性,尤其在前、中、后场各个区域内,防守行为表现出不同的战术目的,通过防守行为的整体性和主动性加强防守效果是澳大利亚队在防守中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47.
48.
The outbreak pattern of the SARS cases in Asi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caused tremendous damage to many Asia countries, especially China.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and outbreak pattern of SARS is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 This study aims to find a simple model to describe the outbreak pattern of SARS cases by using SARS case data commonly released by governments. The outbreak pattern of cumulative SARS cases is expected to be a logistic type because the infection will be slowed down due to the increasing control effort by people and/or due to depletion of susceptible individuals. The increase rate of SARS cases is expected to decrease with the cumulative SARS cases, as described by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al model,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population dynamic studies. The instantaneous rate of increases were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umulative SARS cases in mainland of China (including Beijing, Hebei, Tianjin, Shanxi,the Autonomous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 and Singapore. The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 in Asia ranged from 2.0 to 5.6 (except for Taiwan, China). The R0 of Hebei and Tianjin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apore, Hongkong, Beijing, Shanxi, Inner Mongolia, indicating SARS virus might have originated differently or new mutations occurred during transmission.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outbreaks of SARS in many regions of Asia were wall described by the logistic model, and the control measures implemented by governments are effective. The maximum instantaneous rate of increase, basic reproductive number, and maximum cumulative SARS cases were also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logistic model.  相似文献   
49.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丰富特区人民生活,集美区引进"荷兰百合",并进行反季节栽培试验.本文主要介绍"东方百合"、"亚洲百合"反季节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50.
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与高秆野生稻(O. alta)分别属于AA和CCDD染色体组, 其种间生殖隔离影响着高秆野生稻的有利基因向栽培稻的转移和利用. 本研究从不可交配性和杂种不育性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栽培稻与高秆野生稻种间生殖隔离的细胞学机理. 结果表明, 其不可交配性的细胞学原因在于: (ⅰ) 胚囊亲和性障碍,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受精障碍, 包括不受精、受精停滞和单受精等; (ⅱ) 杂种不活障碍, 表现为杂种胚胎发育停滞以至胚胎夭亡, 这是导致不可交配性的主要原因. 杂种F1不育包括胚囊败育和花粉败育, 其中杂种胚囊完全败育, 以胚囊退化为主; 杂种花粉高度败育则主要表现为典败; 杂种胚囊和花粉败育的细胞学原因主要在于其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异常, 即染色体不育导致了杂种的高度败育. 由此提出了克服栽培稻与非AA染色体组野生稻种间生殖隔离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