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1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2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71.
轻型井点降水法的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在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2.
在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资助下, 对东非大裂谷埃塞俄比亚段内不同区域植物叶片稳定碳(δ13C)和氮(δ15N)同位素比率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植物叶片δ13C和δ15N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冷湿环境下C3植物叶片δ13C的平均值为(-26.7±0.4)‰; 温暖湿润环境下为(-29.7±0.6)‰; 干热环境下为(-26.9±1.2)‰. 植物叶片δ15N的分布区间为(-1.4±1.7)‰~(14.3±0.1)‰, 生长在干燥炎热环境的植物表现为较高的δ15N, 温暖湿润环境的δ15N居中, 高海拔冷湿环境植物δ15N最小. 植物叶片δ13C和δ15N之间的关系型可分为3类: 分别代表寒冷湿润、温暖湿润和干燥炎热的生长环境, 反映了植物生长环境的异质性. 植物δ15N与年均降雨量和海拔均为极显著负相关(P < 0.001); 与年均温度显著正相关(P < 0.01). 年降雨量每增加100 mm, 海拔每增加1000 m, 植物δ15N分别偏负1.0‰和2.0‰; 年均温度每增加1℃, δ15N平均值则偏正0.5‰. 降水和温度与氮同位素存在相关关系, 解释方差分别为53.6%和31.8%, 因此降水和温度对C3植物氮同位素分馏起主要作用. 植物δ13C与年均温度呈弱正相关关系, 但与年平均降水和海拔的关系均表现为二次曲线型. 当降雨量低于1019.3 mm, 海拔低于2400 m时, δ13C随降雨量和海拔的增加而偏负, 而当降雨量与海拔高于此值时, δ13C随二者的增加而偏正. 研究结果说明海拔变化引起水热条件的改变对植物碳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存在一个转换点.  相似文献   
973.
 分析了101 a北半球低层和高层大气环流(包含四大涛动及W,C,E 3种环流型、副高强度)的演变特征,并讨论了大气环流因子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与中国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高层还是低层大气环流特征随时间尺度的不同而不同,最显著的变化是7 a以下的年际变化.低层因子的年际变化比对流层因子明显;对流层因子的气候基本态的变化比低层因子明显.SO是低层因子中发生年际变化的强信号,NPO是低层因子中时间尺度28 a以上变化的强信号.副高是对流层中发生年际变化的强信号,E型环流是对流层中时间尺度28 a以上变化的强信号;中国近百年的降水量变化有显著的小于3.5 a,3.5~7 a,7~14 a的周期变化;中国降水和高、低层大气环流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同时相关和滞后相关关系.同时相关中,影响中国降水的主要因子为:W,NPO,SO;滞后相关中,影响中国降水的主要因子为:W,NAO,AO,E.  相似文献   
974.
南岭大瑶山雾区锋面降水的雨水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使用1999年1月和2001年2-3月在南岭山地采集的雨水样品资料,分析了南岭山地雨水的化学组分;对4次典型锋面过程伴随降水的雨水离子浓度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发现酸雨的频率达88%,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南岭山地的浓雾伴随的降水,其雨水中的诸离子浓度远低于雾水中的值,因而,雾不但造成视程障碍,而且是高浓度污染的微粒,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不同过程雨水的化学特征变化差异明显,在雨水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是SO2-4, 其次是Cl-;在阳离子中Ca2 、NH 4的浓度最高.雨水比雾水更酸,说明虽然雾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雨水高得多,但大量的离子成分中存在更多的缓冲物质,比如说NH 4和Ca2 .不同降水过程间雨水离子浓度的富集存在差异,总体而言南岭山地锋面降水的雨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大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5.
对取自中国最大的内陆封闭湖泊青海湖深水区长约80 cm的短钻岩芯, 用210Pb, 137Cs和岩芯对比建立年代序列, 用5年分辨率的自生碳酸盐同位素、粒度、碳酸盐和有机质含量来重建青藏高原东北部过去800年来的气候变化历史. 发现青海湖湖盆的不同深水区岩芯具有很好的对比性, 湖盆西部沉积速率最大, 东部最小. 在湖盆南部短钻岩芯Qing-6所在位置, 近期平均沉积速率为0.1004 cm/a. 氧同位素和粒度资料揭示的过去800年的有效降水变化与古里雅和敦德冰芯记录的冰川积累量一致. 公元1200~1500年的300年中总体为干旱气候, 公元1500~1560年相对湿润. 1560~1650年和1780~1850年的两个干期是西南季风减弱的结果. 1650年以来的有效降水总体增加是亚洲西南季风增强所致, 一直持续到1950年前后. 高原上的小冰期除早期以外, 以水汽增加为特征. 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变化有200年左右的周期, 与1850年以前大气Δ14C变化同步, 表明湖泊生物生产力响应了太阳活动变化.  相似文献   
976.
内蒙古西部贺兰山和东部白音敖包未来20年降水趋势预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毛毛虫-奇异谱分析法(Caterpillar-SSA), 经过嵌套、奇异值分解、聚合、对角线平均等过程, 对内蒙古西部贺兰山和东部白音敖包未来20年的季节降水的自然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 1992~2004年, 两地降水有增加的趋势, 随后减少, 2012~2014年前后, 两地都将是降水最少的时期. 贺兰山北部5~7月的降水量在2013~2014年减少所导致的干旱程度有可能与1929年前后的干旱相当, 随后降水将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77.
东亚35 kaBP气候模拟及变化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革  郑益群  柯贤坤 《科学通报》2004,49(21):2211-2219
预测全球变暖下的东亚气候变化, 由于难以对未来气候进行验证, 古气候模拟便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而古气候模拟是否具有现实性, 须经过区域性地质资料的检验. 中国大部分地区显示了35000 ± 3000 aBP具有间冰阶暖湿气候特征, 是一个能够为未来温室效应引起气候变化提供历史参照的重要气候期; 同时由于中国积累了大量MSI3阶段晚期的地质研究成果, 为检验35 ka气候模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标尺. 文中采用不同强迫因子对35 ka典型阶段进行气候模拟试验, 并采用地质资料验证模拟输出, 从而充实了模拟试验的边界条件, 使古气候模拟更逼近现实. 模拟结果显示35 ka东亚地区中低纬度温度增加和降水带北移, 同时模拟了高纬温度降低和水汽南北输移加强的气候特征. 35 kaBP距离北半球发展到LGM (21 kaBP)盛冰期气候仅万余年时间, 这些模拟也为认识全球变暖的极限、气候自然发展的趋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8.
季风区——全球降水变化率最大的地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符淙斌  曾昭美 《科学通报》1997,42(21):2306-2310
季风气候是全球一种主要的气候类型。全球低纬度带大约有一半以上地区盛行季风气候,有些地方还向中纬度有一定伸展。季风区是全球生物量最大的地区,同时居住着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季风区的气候变化对那里的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及生态系统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季风气候这个古老的科学问题近年来又受到了新的关注。  相似文献   
979.
980.
云内辐射传输过程对对流降水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春生  丁守国  秦瑜 《自然科学进展》2003,13(10):1060-1066
模拟并讨论了云内辐射传输过程对积云暖云过程和积云冷云过程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长波辐射使云顶冷却、云底加热,使得整个云体的垂直温度梯度加大,促进了云内的对流运动;短波辐射对云顶加热作用抑制了云中的对流运动.对暖云过程,辐射传输方案的引入,使云水、地面降水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仅考虑长波辐射传输过程时的增加更显著.对冷云过程,长短波辐射的不同作用更为明显:仅考虑长波辐射时,云中的霰量增加;同时考虑长短波辐射时,云中霰量减小.与不考虑辐射过程相比,仅考虑长波辐射传输,可以使地面降水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考虑长、短波辐射传输,可以使冷云的地面降水量减少,而使暖云的地面降水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