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系统科学   88篇
丛书文集   211篇
教育与普及   10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9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477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70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33年   1篇
  192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中凹的盘形铣刀取代传统的球头铣刀,在第五行程中让刀具运动形成的包络面与被加工表面之间在垂直于进给方向的法截面中达到三阶密切,从而大幅度减少了走刀次数,增加了切削宽度,提高了加工效率,文中给出了边界不受限制的单张曲面的刀位及刀具轨迹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2.
汽车覆盖件模具CAPP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M技术特点和覆盖件模具CAPP关键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宏工艺的面向数控编程的包含自由曲面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划模型,解决了曲面加工特征识别的难题。并提出了曲面数控加工区域划分的概念,在子区域内优化走刀路线的策略,解决了曲面数控加工刀具轨迹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993.
该文主要是提出三菱机器人、数控机床及西门子PLC的组合控制策略及实施,实现PLC网络控制,机器人精度操作及数控加工的无人化的工业加工流程,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水平、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994.
皖南东至 泾县一带是安徽省主要的金矿 (点 )之一 ,而黄铁矿是本区中金矿床(点 )最主要的载金矿物之一 .论文应用先进的微束分析技术———质子探针分析———对皖南东至 泾县一带金赋存状态进行系统的研究 ,得出初步结论 .结果表明 ,矿体黄铁矿中金的赋存状态以微细粒自然金为主 ,与我国卡林型金矿床中的金的赋存状态一致 ;通过对本区微细浸染金矿带中花山、吕山、柴山、虎龙冲、管岭、白果树等金矿床 (点 )中黄铁矿化学成分和晶体形态等方面标型特征的研究来探讨本区金矿床 (点 )的成矿条件 ,为指出找矿方向 ,筛选出找矿靶区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95.
如果平面图G的最大度△(G)=|V(G)|-k,k=1,2,…,则称G为一个hk-图,k=1,2的hk-图称为高度平面图.研究了高度平面图G的列表L(p,q)-标号问题,给出了高度平面图G的列表L(p,q)-标号数λl(G;p,q)的上界,并对hi-图证明了λl(G;p,q)≤(2q-1)△+6(p—q);对h2-图有λl(G;p,q)≤(2q-1)△+8p-6q-1.  相似文献   
996.
基于服务器/客户模式的的虚拟数控系统体系结构,讨论了虚拟数控系统的建模技术和基于VRML的实现方法,并指出虚拟数控机床的建模是虚拟数控加工过程仿真的实现关键.利用VRML语言、分布式对象技术和Java技术开发和建立了基于Web环境的虚拟数控系统原型。并对系统的开发平台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同时给出了系统的运行实例.研究表明,所开发的系统是可行的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997.
从生药路路通分离得到2个齐墩果烷骨架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通过13CNMR,DEPT,1HNMR,2D1H-13CCOSY,2D1H-1HCOSY,IR,MS和元素分析阐明了它们的结构.(1)为2α,3β-二羟基-23-去甲-齐墩果-4(24),12(13)-二烯-28-羧酸,(2)为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13)-烯-28-羧酸,(1)未见文献报道,(2)是首次从这一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8.
Zn-doped titanium oxide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was prepared on a titanium plate by direct anodic oxidation and immersing method in sequence.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showed that the Zn-doped TiO2 nanotubes were well aligned and organized into high density uniform arrays with diameter ranging from 50 to 90 nm. The length and the thickness were about 200 and 15 nm respectively. TiO2 anatase phase was identifi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X-ray photoelectronspectroscopy (XPS) indicated that Zn ions were mainly located on the surface of TiO2 nanotubes in form of ZnO clusters. Compared with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about 20 nm red shift in the spectrum of UV-vis absorption was observed. The degradation of pentachlorophenol (PCP) in aqueous solution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CP: 20 mg/L; concentration of Na2SO4:0.01 mol/L and pH: 7.03) was carried out using Zn-doped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and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PCP using Zn-doped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were found to be twice and 5.8 times as high as that using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by UV radiation (400 μw/cm^2) and visible light radiation (4500 μw/cm^2), respectively. 73.5% of PCP was removed using Zn-doped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against 45.5% removed using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in 120 min under UV radiation. While under visible light radiation,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PCP was 18.4% using Zn-doped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against 3.2% using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in 120 min.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Zn doping was found to be 0.909%. The PCP degradation efficiencies of the 10 repeated experiments by Zn-doped TiO2 nanotubes electrode were rather stable with the deviation within 3.0%.  相似文献   
999.
在YH数控线切割自动编程系统中,加工代码生成是主要功能之一,而其功能的实现需通过切割编程和代码输出来完成,本文通过对代码自动生成子系统中几个重要类的描述和关键算法的设计,来完善系统的功能,使经过效验后的生成代码在控制台子系统的控制下,由控制机床切割生成工件。  相似文献   
1000.
五台山晚太古代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五台山晚太古代花岗岩(~2.540 Ga),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少量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组成,全岩化学分析表明它们具有中~高钾钙碱性花岗质岩浆性质,LILE富集和高的 w(Rb)/w(Sr) (即: Rb/Sr)比值,相对较低的 w(Sr)/w(Y)、w(La)n/w(Yb)nw(Nb)/w(Ta) 和 w(Zr)/w(Hf) 比值,右斜式稀土配分模式,Nb、Ta、Ti亏损,但是它们均表现了Nd TDM=2.54~2.72 Ga和明显的正εNd(t)值。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钙碱性花岗质岩浆形成于晚太古代大洋岛弧环境,来源于弧下玄武质初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并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结晶分异。由于晚太古代洋壳向大洋岛弧俯冲、脱水,引起上覆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形成弧下初生地壳玄武质物质,这些弧下玄武质物质在少于37km环境下部分熔融形成五台山晚太古代钙碱性花岗质岩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