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2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15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79篇 |
丛书文集 | 109篇 |
教育与普及 | 7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8篇 |
现状及发展 | 17篇 |
综合类 | 25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08篇 |
2012年 | 130篇 |
2011年 | 123篇 |
2010年 | 141篇 |
2009年 | 147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70篇 |
2006年 | 158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99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82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86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62.
有关动力触探影响因素修正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针对不同行业的规范中对动力触探试验影响因素修正方法的不统一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3.
俞开潮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4(4):413-416
用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二酐和二氯磷酸-O-(1-氧-2,2,6,6-四甲基-4-哌啶醇酯)与多甘醇共缩聚年鉴是一系列三元共聚物配体及其钆(Ⅲ)配合物。 相似文献
64.
徐勤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32(8):1-5
利用谐函数微分积逼近法求解高速大规模集成电路互连线的瞬态响应。HDQ方法是一种直接的数值方法,与差分和有限元法相比,它的计算量可以大大降低,且具有较高 的精度,适用于频率较高的情况。 相似文献
65.
将现有各电信管理子系统基于TMN(电信管理网)标准互连来构造更高一级的综合网管系统(INMS),既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能很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面对复杂的互连情况,选择合适的互连平台尤为重要。给出了一种互连平台的软件结构方案,分析了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6.
贺萍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998,11(2):110-115
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与荧光单体甲基丙烯酸[9蒽]甲基酯共聚得一种含蒽荧光共聚物(PAMB).基于四环素对PAMB膜荧光的可逆猝灭,研制了一种新的四环素荧光光纤传感器.传感器具有好的可逆性,重现性及选择性,在30s内对四环素的线性响应为2.02×10-7~2.02×10-4mol/L.由于蒽被共价键合在PAMB上,传感器显示出好的长期稳定性.该传感器已被用于四环素药片和尿中四环素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67.
68.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需要企业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互促关系日益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和难点。因此,基于企业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循环互促机制及其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69.
以集胞蓝细菌PCC 6803的多组转录组数据为对象,鉴定蓝细菌在非生物胁迫下共同表达的核心差异基因(CDGs)).结果表明,9个对氮、铁、碳、磷缺乏响应的CDGs被鉴定.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表明,氮代谢、ABC转运蛋白和氨基酸代谢与营养缺乏有关.研究还鉴定了热激处理下共同表达的CDGs,并且代谢通路ABC转运蛋白和碳固定也与热胁迫相关.同时构建了CDGs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以预测基因在应对胁迫可能的响应机制.这些候选基因库将有助于加速理解蓝细菌在应激中的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70.
石油烃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土壤环境难题,亟需绿色低碳的新兴技术对其进行治理.本文从微生物代谢的视角,对生物电化学技术(microbial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y, MET)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石油烃降解菌的代谢过程,找到了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关键限速步骤;随后,探讨了MET调控微生物代谢机理及其强化石油烃降解机制,确定了电活性菌与石油烃降解菌互营代谢过程是强化石油烃去除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MET的关键性能参数对微生物互营过程的影响;最后,为落实“双碳”目标,剖析了植物耦合MET的潜在强化污染物去除机制并评估了多技术联合修复的必要性.虽然大量研究为MET强化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但由于污染场地环境多样性和不可确定性, MET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未来市场推广仍然需要进一步考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