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6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不同水分状态下云南松抗病性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水分状况下云南松茎韧皮部MDA(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发现一定干旱处理后,MDA含量最高,灌水处理的,MDA含量最低;1~5月,随干旱程度的加深,MDA含量逐渐升高;接种蓝色伴生真菌后,MDA含量普遍升高,灌水处理的升幅最大,干旱处理的最小,适度的干旱有利于提高云南松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云南松转录组中的SSR位点信息的分布及其序列特征,为SSR引物的开发做前期工作.从80000条转录组Unigene序列中,搜索到2455个SSR,出现频率为3.07%,分布的平均距离29 kb.SSR以三、二核苷酸占优势,分别占总数42.73%和27.25%,而以四核苷酸的较少,仅占总数的0.98%.重复片段长度12~25bp,其中近90%的集中在12~20bp,平均16.09bp.AT/AT与AGC/CTG和AAG/CTT为二、三核苷酸优势重复基元,分别占基元总数的16.66%、9.65%和8.39%.从2899对引物中随机挑选32对引物用于检测,24对成功扩增.云南松转录组SSR位点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布距离较近,基元类型丰富,重复次数较高,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潜力.云南松转录组产生的Unigene是开发SSR的有效来源,获得的SSR引物可为云南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研究提供更多的标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云南松松针中莽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NX 5μC18110A(4.6mm×250mm)色谱柱,以甲醇∶1%磷酸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5nm,流速1mL/min,柱温为30℃.结果:莽草酸进样量在0.101 2~2.0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0.89%(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稳定性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对其土壤蚯蚓数量(密度)及生物量时空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击法研究了云南省昆明市3种森林群落类型的土壤蚯蚓密度与生物量的时空分布规律,用相关分析与方差分析方法,分析3种森林类型的样地土壤理化环境与蚯蚓密度及生物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①森林群落类型显著影响蚯蚓密度(P=0.001)和生物量(P=0.006),各森林群落类型下土壤蚯蚓密度与生物量的大小顺序分别为:云南松群落>桉树群落>疏林群落、云南松群落>疏林群落>桉树群落。②蚯蚓密度和生物量时间变化总体上表现为:9月>10月>11月。垂直分布表现为:桉树群落与云南松群落蚯蚓及生物量主要分布在≥5~10 cm土层,而疏林群落主要集中于0~5 cm土层。③桉树群落土壤温度、pH及水解氮与蚯蚓密度和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等与蚯蚓密度及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它们与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云南松群落和疏林群落下蚯蚓密度及生物量与土壤温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水解氮等相关性不显著。【结论】3种森林群落类型中土壤蚯蚓密度及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样地土壤理化环境(温度、水分、pH、土壤氮等)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石棉县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密度管理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省石析县云南松人工林立木胸径与冠幅关系、高径生长过程的研究,探讨其理论密度、理论蓄积和适宜经营密度,编制了经营密度管理表,可供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云南松的种群遗传与进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从种群遗传学的角度研究了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的遗传体制,种群内的多态现象,种群的遗传结构,演化潜力,生态小种和地理小种以及共交种等问题,得出的若干结论如下:(1)种内存在巨大的遗传变异,如在自然 群中表明的,几乎所有可见的形态性状都具有多态现象,这种巨大的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进化的一个必要条件。(2)自然种群中,大多数个体的基因型很多座位都是杂合的,它们常表现出杂种优势,并且也可能表明增强了生理上发育上的体内平衡。(3)由于种群大,而且又分割成许多相对独立的亚群,各种进化要素都有能同时起作用,并已分化出生态种和地理小种,(4)云南松具有拟态种子,其起源和适应意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危害习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危害过程中形成的坑道为依据,比较详尽地分析了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树内的活动、危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纵坑切梢小蠹对树梢的危害只能造成云南松树势衰弱及梢头局部受害;纵坑切梢小蠹蛀食云南松树干是云南松最终受害致死的主要原因。②在春季,纵坑切梢小蠹出生率约70头,幼虫死亡率为50%。③对坑道散布面积的分析表明,一般情况下,胸径为6—7cm的云南松,其致死阈值约为纵坑切梢小蠹雌虫5头。  相似文献   
18.
干旱对云南易门县云南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干季(3~5月)对云南易门县三个样地(谷地、山腰和山脊)云南松的调查和实验分析,了解干旱条件下,不同的土壤水分和物理状况对云南松生长的影响.发现土壤是制约云南松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云南松针叶脯氨酸的含量可作为云南松抗旱的一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云南纵坑切稍小蠹的发生,分布与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从南到北三个地区纵坑切稍小蠹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关于该虫在云南的发生,危害,寄主植物和地理分布的基础信息,本文认为暖冬可能是纵坑切梢小蠹严重危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云南松是云南最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种群和个体多样性情况异常复杂,本文对云南松类型及性别偏趋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