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9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4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8 毫秒
41.
书评     
《华东科技》2012,(6):78
《给你一个亿》作者:查立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给你一个亿?!很多年轻人都怀有创业的梦想,但当投资人给你一个亿的时候,绝大部分人一时间很难回答自己能干什么。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天使投资人查立现身说法,教你一步步推进创业规划,让梦想照进现实。从创业的第一步到收获第一个一百万,  相似文献   
42.
野牛     
《知识就是力量》2009,(1):F0002-F0002
野牛又叫白肢野牛、印度野牛,是一种体形硕大的偶蹄动物,在我国主要生活在云南南部地区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及稀树草丛中,喜欢集群活动,以青草为主食,偶尔也会去农田中觅食。  相似文献   
43.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生命运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和整体性,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强烈影响,在发展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使民族文化健康稳步发展,立足文化生态保护,从关系的处理、水资源的保护、山林资源的保护、宗教文化的保护、生活方式的选择、文化心态的调适、生态旅游的开发等角度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寻找思路,探寻方法。强化民族文化的生态意识,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构建科学持续的文化生态,增强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延续力,发挥民族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河南科学》2016,(1):120-124
对云南班歪-爬窝地地区1∶2.5万地球化学数据研究表明,该地区的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Ag-Pb-Zn-Cu;区内主要的铅锌矿床及矿化点都有相应元素显示异常,表明地球化学在本区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根据化探数据以及地质成矿规律、遥感影像分析,共圈定7个成矿靶区.经过野外证实,发现具有矿化现象,对下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特征及成矿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普朗斑岩铜矿床位于义敦岛弧带南端,是中国目前可以确定的印支期斑岩铜矿床的典型代表.矿床产于由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小岩株组成的复式岩体中,通过野外观察和典型地质体的辉钼矿Re-Os年龄、黑云母Ar/Ar年龄和K-Ar年龄测定,确定成矿年龄为(213±3.8)~(216.0±1) Ma,为晚三叠世诺利期,表明普朗斑岩铜矿床的成矿作用在印支期完成.含矿岩体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发育强硅化带(局部)→钾长石、黑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局部发育伊利石-碳酸岩化带).工业矿体主要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中的钾长石、黑云母化带和石英、绢云母化带.矿床具有斑岩铜矿中下部细粒状浸染、中上部细网脉状浸染和顶部围岩中产出大脉状矿体的"三层楼"模式.其斑岩体、元素组合及矿化特征与蒙古的欧玉·陶勒盖斑岩铜矿可以对比,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6.
油水物化性质变化可以从古水文演化角度反应油气运移方向.本文以惠民凹陷南部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为例,利用原油密度、黏度、地层水矿化度、水型及离子组合参数变化特征,研究油气运移规律.平面上,研究区原油密度、黏度整体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规律,局部具有一低四高的分布特征,反映出原油密度、黏度随运移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地层水矿化度具有以夏口断裂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变小的分布特征,矿化度高值区的分布与夏口断层油气运移聚集有关;地层水水型和离子组合参数变化特征表明沿夏口断裂带具有两个油气聚集区,分别为双丰、江家店-瓦屋鼻状构造.通过对油气运聚关系的分析,以油气源、输导因素为基础,沿油气主要运移方向,建立了研究区近源侧向砂体输导、近源混向反Z型输导、远源混向阶梯状输导、远源混向多级反Z型输导4种油气运移模式.  相似文献   
47.
A 380-cm-long sediment core was acquired from the deep water area of Pumoyum Co, southern Tibet. Twenty-five plant residue samples were selected, and organic carbon stable isotopes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AMS 14C chronological method. The 14C age and carbon reservoir effect were calibrated with surface sedimentation rate measurements using 210Pb da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e sediment deposited over 19 cal ka BP. Based on a multi-proxy analysis of TOC and IC contents, grain size and pollen assemblage data, the palaeoclimatic evolution of Pumoyum Co was reconstructed since the last glacial. Pumoyum Co was a shallow lake prior to 16.2 cal ka BP; although the glacier around the lake began to melt due to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climate was still cold and dry. In the interval of 16.2–11.8 cal ka BP,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fluctuated drastically and frequently. Two cold-events occurred at 14.2 and 11.8 cal ka BP, and these may correspond to the Older Dryas and the Younger Dryas events, respectively. After 11.8 cal ka BP, Pumoyun Co developed into the deep lake as it is now. The lake water temperature was relatively lower at that time because of influx of cold water from glacial meltwater entering the lake. As a result, the multi-proxy indicators showed no sign of warm conditions.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sedimentary record of Pumoyum Co with that of other lakes of the same age in southern Tibet indicate a warmer climate follow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influenced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southwest Asian monsoon gradually became stronger since the deglaciation during its expansion to the inner plateau. The glacial-supplied water of the lake responded sensitively to cold-events. The entire southern Tibet region was dominantly influenced climatically by the southwest Asian monsoon during the Holocene.  相似文献   
48.
昆明松花坝水源保护区云南松林地表蚂蚁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陷阱法调查了昆明市松花坝水源保护区无干扰及干扰云南松林地表蚂蚁群落.无干扰样地蚂蚁群落由3亚科13种组成,亮毛蚁Lasius fuliginosus最常见;干扰样地由4亚科21种组成,细胸蚁2 Leptothorax sp.2和玉米毛蚁Lasius alienus最常见;2个样地的蚂蚁物种丰富度ACE估计值分别为24.76和26.27,样地间多度及物种丰富度估计值没有显著差异;无干扰样地蚂蚁群落物种组成不同于干扰样地,但部分样带与干扰样地接近;亮毛蚁是无干扰样地的指示物种(IndVal=0.9787,P=0.001),邵氏厚结猛蚁Pachycondyla sauteri是干扰样地的指示物种(IndVal=0.6667,P=0.001);地表蚂蚁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研究显示:云南松林地表蚂蚁多样性能够指示植物多样性;松花坝水源保护区云南松林地表蚂蚁多样性相对较低;干扰已经改变了云南松林的地表蚂蚁群落组成;保护区的建立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有积极作用,但保护力度仍然不够.  相似文献   
49.
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站环境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香格里拉大气本底站的站址地理分布特征,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的基本气象要素特征,通过轨迹-聚类方法分析了影响该站的气流来源.轨迹分析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对于探讨南亚地区的大气成分远距离输送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环境影响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该文主要通过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以大型底栖动物科级组成上的出现与不出现代替其丰度和生物量,讨论怒江(云南段)大型底栖动物分布格局及季节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怒江(云南段)大型底栖动物科级组成沿河流纵向分布无明显规律,但具有相同生境类型站点的底栖动物组成较为相似;怒江(云南段)大型底栖动物科级组成春季与秋季相似性高,春、秋季与夏季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