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8篇
丛书文集   75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研究了2,4-二羟基二苯甲酮在不同浓度H2SO4介质中的极谱行为。实验表明,在0.2mol·L-1的H2SO4介质中其二阶导数峰电位为-1.01V(vs.SCE),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5×10-8mol·L-1~1.0×10-6mol·L-1范围内有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nA·s-2)=116.3+4.559×108c(mol·L-1),(r=0.9985)。循环伏安研究表明,该极谱波为吸附波。  相似文献   
12.
采用铜纳米粒子(平均粒径d≈50nm)修饰的碳糊电极,实现了电化学方法在近中性(pH=8磷酸缓冲溶液)条件下对甘氨酸等15种氨基酸的定量测定,测定的线性范围(甘氨酸)为2.5×1-05~7.4×1-04mol.L-1,最低检测下限(甘氨酸)为2.5×1-06mol.L-1(S/σ>3).  相似文献   
13.
修饰聚合物液-固亲和体系萃取测定试样中的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亚胺基二乙酸(IDA)修饰聚乙二醇(PEG)8000与吐温80,构建了修饰聚合物-盐-水液-固亲和萃取体系,用于萃取发样、中草药、水样中的铜.在吐温80体积分数5%,(NH4)2SO4浓度1.66 mol/L,PEG-(IDA)2质量浓度0.1%,pH 3.30的萃取条件下 ,Cu(Ⅱ)的萃取率>96.46% .连续变换法测定Cu(Ⅱ)和PEG-(IDA)2的摩尔比是2∶1,由螯合物离解度计算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lgK= 5.53.该体系的萃取机理是:Cu(Ⅱ)与PEG-(IDA)2形成电中性的螯合物,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羟基实现氢键作用而被萃取.  相似文献   
14.
磷酸二氢钠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磷酸二氢钠催化下,由冰乙酸和正丁醇合成乙酸丁酯.结果表明:当冰乙酸∶正丁醇∶NaH2PO4.2H2O=1∶1.5∶0.09(摩尔比)时,2 h内酯收率可达94%,磷酸二氢钠重复使用多次,催化活性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15.
西维来司钠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维来司钠是全球首个治疗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的急性肺损伤的药物为了找到一个更适合工业化生产西维来司钠的合成方法,在对文献中几条路线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路线,该路线以甘氨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对羟基苯磺酸、特戊酰氯和邻硝基苯甲酸为主要原料,通过酰氯化、酰氨化、还原、酯化、去苄基、和氢氧化钠成盐等一系列反应来制备总收率由文献的35.24%提高到41.2%,并且简化了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甘氨酸分子的电子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密度泛函理论法ROB3P86(6-31G*)计算出气相甘氨酸分子的8种构象,利用扩展的休克尔理论(EFT)研究了甘氨酸在生物过程中的最有效活性构象;分析分子中的原子净电荷,得出了甘氨酸分子的活性位。  相似文献   
17.
以硅胶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的Cs2.5H0.5PW12O40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乙酸与1-丁烯的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醇的醚化反应,考察了其活性组分负载量、载体硅胶性质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n(1-丁烯)/n(乙酸)、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中乙酸转化率的影响. 与其他类型催化剂的醚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的醚化稳定性实验. 结果表明,以低钠硅胶为载体,在活性组分负载量为40%,焙烧温度为300~400 ℃时制备的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随着负载量增大,催化剂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减小,而催化活性先增加后减小. 在反应温度120 ℃、压力1.5 Mpa、n(1-丁烯)/n(乙酸)比3.0、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7 h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乙酸的转化率为87.36%. 在反应温度80 ℃、压力1.0 Mpa、n(甲醇)/n(叔戊烯)比1.1、LHSV为1 h-1的条件下进行醚化反应,叔戊烯的转化率为68.57%. 制备的新型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对于乙酸与1-丁烯的直接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醇的醚化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与选择性,催化剂寿命长. 因此,Cs2.5H0.5PW12O40/SiO2是一种理想的乙酸与烯烃直接酯化和叔戊烯与甲醇醚化反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固体酸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磺化聚氯乙烯树脂、六水三氯化铁、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氯化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一水合硫酸氢钠、树脂负载三氯化铝、稀土化合物、固体超强酸、杂多酸、沸石分子筛和维生素C等催化剂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探讨了用磷钼酸作催化剂,以乳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乳酸正丁醋,通过对各种酸醇比,催化剂用量,不同反应时间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获得了水杨醛甘氨酸席夫碱2种异构体在真空条件下及在水、甲醇、乙醇、乙醚溶剂中的优化几何构型以及电子结构、分子偶极矩等参数,从理论上分析水杨醛甘氨酸席夫碱2种异构体的性质差异,解释了一些实验现象,为药物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