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以 Sn Cl4 · 5H2 O原料 ,用溶胶 -水热晶化复合法制备粒度较均匀 ,平均晶粒尺寸为 2 .5~ 4 .0nm的 Sn O2 纳米晶粉 .运用 X射线衍射 (XRD)、差热分析 (DTA)和红外吸收光谱 (IR)等分析手段对纳米晶粉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溶胶 -水热晶化复合法可以克服单纯水热法产率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52.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二氧化锡量子点,其粒径分布为4~7n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观察结果发现各种粒径的量子点均有良好的分散性;室温光致发光(PL)谱显示不同粒径的量子点在600nm处都有一个宽的发光峰,分析结果表明该发光峰与样品中的氧空位缺陷有关;样品的低频拉曼光谱显示在38cm-1处有一对称的声学声子拉曼峰,该峰随着样品尺寸的减小向高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Cr对(Co,Ta)掺杂的SnO2压敏材料电学性质的影响。当Cr2O3的含量从0增加到0.15mol%时,(Co,Ta)掺杂SnO2压敏电阻的击穿电压从206V/mm增加到493v/mm;1kHz时的相对介电常数从1968猛降至498;晶界势垒高度分析表明,SnO2晶粒尺寸的迅速减小是样品击穿电压增高、相对介电常数急剧降低和电阻率迅速增大的主要原因。对Cr含量增加引起SnO2晶粒减小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掺杂0.15mol%Cr2O3的SnO2压敏电阻非线性系数为24,击穿电压达498V/mm,在高压保护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通过传统电子瓷生产工艺,研究了掺ZrO21%Wt时制备SnO2的工艺控制过程,在得到最佳预烧温度和烧结温度的基础上,研究了预烧与烧结温度的互补性,使用埋粉烧结法,得到了对乙醇有较高灵敏度的SnO2陶瓷体。根据阻温特性曲线给出了最佳乙醇探测温度。  相似文献   
55.
SnO2气敏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介绍了SnO2基传感器的气敏性能,改进措施,制备方法等,阐述了纳米SnO2为基的气敏传感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6.
利用双水解反应制备含稳定胶束H2SnO3@Fe(OH)3的胶体溶液,并在静电吸附作用下将其自组装到天然石墨表面,经水热反应构建了表面具有SnO2-FeO(OH)精细结构的石墨负极体系. 结构表征结果显示:水热反应后天然石墨表面存在致密的纳米结构包覆层,该包覆层是由超细SnO2纳米晶颗粒(粒径 < 6 nm)弥散的非晶态FeO(OH)组成.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石墨表面构建SnO2-FeO(OH)精细纳米结构不仅能提升其充电/放电容量,而且还可改善其循环稳定性. 在0.1C充放电流密度下,经表面修饰的天然石墨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77.5%,循环100次后放电容量仍能维持在384.4 mAh/g,放电容量较商用天然石墨提高了23%.  相似文献   
57.
先用水热法合成单分散的二氧化锡(SnO2)纳米粒子, 再高温煅烧制备敏感材料. 在合成过程中, 将葡萄糖和钯作为包覆载体和掺杂剂, 调整材料的单分散性与表面特性. 测试结果表明, 在100 μg/L正丁醇气氛下, 由摩尔分数为0.04钯掺杂的SnO2敏感材料灵敏度最高, 其响应值为44.2, 响应时间为37.8 s, 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8.
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CoPc(β-OC6Cl5)4/SnO2复合材料,利用UV,IR,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Pc(β-OC6Cl5)4/SnO2复合材料在紫外光谱中出现了酞菁特征吸收Q带的红移,红外光谱中出现了M-O的振动吸收峰,并且在XRD图谱中显现出SnO2晶粒变小,这说明CoPc(β-OC6Cl5...  相似文献   
59.
以ZIF-8为载体,将吸附?还原法与热处理相结合,制备SnO2/ZnO材料并用作锌镍电池负极.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获得粒径、形貌均匀的SnO2/ZnO材料,然后通过XRD、SEM、循环伏安法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SnO2质量分数对SnO2/ZnO材料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800℃,热...  相似文献   
60.
以有机硅丙乳液为成膜物,掺锑二氧化锡水性浆料为填料,通过涂布得到透明稳定的掺锑二氧化锡(ATO)隔热薄膜.利用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和自制隔热箱分别研究了ATO质量百分比含量对薄膜光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TO含量增加,紫外区与可见区透过率均降低,其隔热性能呈上升趋势.ATO含量为5%时,可见光透过率高达80%,隔热温差达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