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6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林缘 《科技信息》2009,(33):I0185-I0186
语言测试,尤其是起重要作用的语言测试,会对被试者产生巨大的反拔作用。本文以Bachman和Palmer的反拔作用理论为框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日语能力等级考试对日语专业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鉴于其丰富的习得经验和较高的认知水平,第三语言学习者可以借助已习得的前两种语言来进行新语言的习得。本文以我国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日语词汇的习得为例,研究已习得语言(汉语)和第一外语(英语)在第二外语(日语)习得过程中的正迁移现象,以便最大限度地运用已习得语言的正迁移来促进新语言的习得。  相似文献   
43.
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日语教学中的某些难点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探讨了运用语义扩展理论进行词汇教学,运用原型理论和语法化等理论进行五个方面的语法教学,阐述了该语言观对日语口语教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认知语言学现已成为国内外语言研究的前沿,也给予日语教学以新的启示。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框架语义理论出发,将其应用于日语听力教学实践,试图找出一种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听力教学策略,以求培养学生听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5.
浅析影响日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其教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敏 《科技信息》2010,(35):I0245-I0245,I0247
听力在日语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听力理解能力的好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语言本身的因素外,还包括学习者的主观动机、听力技巧等语言外的因素。本文从语言内和语言外两个方面探究影响日语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听力教学的对策,以期对日语听力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6.
47.
赵雁风 《科技信息》2013,(22):183-183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其独特之处。这种文化特质鲜明地体现在日本语言上,但同时也给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造成一定困难。本文从文化差异这一视角出发,对日语学习策略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8.
胡贝贝  武颖 《咸宁学院学报》2013,(8):122-123,129
近年来,合作学习在日语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在基础日语精读课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探索了导入该学习方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进行练习,通过实践,探讨了基日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可能性,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9.
<正>听力是日语教学四个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之一,也是中国学生的一个难点。事实上,要真正掌握日语,听力的基本功训练不可或缺。然而,听力材料涉及历史、宗教、贸易、习俗、政治、时事,是对老师和学生的知识面有很高要求的一门课,这门课不具备语法、词汇、阅读等课程所具有的可突击性。因此,听解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必须把它当做习惯来保持的长期行为,它要求听者在短暂的时间里对所听的材料做出判断,要求学  相似文献   
50.
浅谈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特定反映,有其深刻的内涵。学习日语如果不了解其所承载的特殊文化,就很难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日语。长期以来,传统的日语教学一直强调“听、说、读、写、译”等五项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文化因素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日语教学中的日本文化导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