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本将二十世纪两岸女性学的历史衍进行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探讨了两岸女性学在面对巅峰期后共同的平淡时,如何坚持女性写作的传统,并将女性写作向更深层次更广空间展开。  相似文献   
22.
大禹作为古代的圣王,在中国古史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人神叠合的传说人物,更重要的是,由他而形成的大禹精神、大禹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对封建国家的政治意识、普通民众的生活、文学艺术的审美等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大禹传说成为上个世纪诸多学科所关注的对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百年大禹传说研究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发期(晚清至民国初)、争鸣期(20世纪20至40年代)、萧条期(50至70年代)、繁盛期(80年代以来)。未来,大禹传说研究如能从历史考证、神话解读、文化阐释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解构,则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3.
明代史学是中国史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自有其独到的价值。真正意义上的明代史学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其滥觞于国外,成熟于国内,至今已形成了研究的国际化局面;它历经了通史论著中的整体研究、断代式的综合研究,纷沓而来的是数量庞大的个案研究与专题研究。明代官方史学活动及其与政治的关系研究、明人前代史研究、明代野史与史学思潮及考据学研究、明修方志研究、具体的史家与史著研究、明代民族史学与域外史学研究等方面,均结出了累累硕果,展现出重视挖掘与运用新材料、研究视野广阔、方法多样、拓展与深化研究内容等特点。然而,该领域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理论、材料、方法的突破,依然是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4.
刊中刊     
《华东科技》2014,(4):9
正【英】《经济学人》3月1日民主出了什么问题?民主是20世纪最成功的政治理念。为什么它陷入了麻烦,怎样做能拯救它?在20世纪末看到的进展在21世纪止步。今年,尽管世界约40%的人口(史上最多),他们的国家会举行自由公正的选举,但民主的全球进展陷入停滞,甚至会出现倒退。  相似文献   
25.
虽说灯光是舞台戏剧中的灵魂,然而在以往的歌剧中,灯光却不被人们所重视。二十世纪前半段时间,歌剧演出舞台上灯光是很暗的,大多数歌剧的演出几乎都是在灰暗环境中进行。到了五十年代后期,古老的欧洲灯光风格开始被美国新的灯光——布光  相似文献   
26.
吾国思想变动剧烈之时代,厥惟先秦与近百年,而最应辨析者莫过“科学主义”、“民粹主义”二端。曰科学主义者,持狭隘之工具理性为准衡,然则正心诚意之说,慎独中行之诫,一弃之通衢,人心危亡,系于一线。曰民粹主义,则以平等哲学抗论孔子等差之义。则必舍贤而从众,初则为价值堕落,文化衰亡,继则为泰半之横暴。而笼统言之,其能匡圣学未逮之擅场处,一曰现代启蒙精神,二曰自由民主意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还,西潮渐退,儒学复兴,反思五四,重省传统文化之举,蔚为风尚。至公元二〇〇四年甲申,《甲申文化宣言》指出“捍卫世界文明之多样性”、“保护各国、各民族之文化传统”、“实现多种文化形态之公平表达与传播”等,言二十世纪之诗,亦当至此而作一结束也。  相似文献   
27.
中国歌曲创作在本世纪几个主要革命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说明了当代中国歌曲创作多元发展,并存互补的总态势。  相似文献   
28.
马车博物馆最初设在特里亚农,1985年搬迁到凡尔赛由HARDOUINMANSART于1680年建造的大马厩。这家博物馆每年从四月到十月向公众开放。在这六个月的时间内,游客有机会参观到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间最丰富的马车收藏。从小牲口到八匹马的马车,整个博物馆向您讲述凡尔赛皇家马队的历史。馆内走廊仍然保持着路易十四时期的模样,高高的拱顶,砂岩的路面,橡木的壁板,装饲料的喂草架以及旧式带护罩的锻造顶灯,都是在别的马厩中看不  相似文献   
29.
问卜中华     
一话说一七九九年,按西方历法,也就是十八世纪的最后一年,刚开春,乾隆皇帝就去世了。"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抹灿烂的晚霞,那么,这也就成了一个真正的"世纪末"。十九世纪对中国而言,实在是黑暗的深渊。那么多炮火,那  相似文献   
30.
王国维和吴梅是20世纪戏曲学的奠基人,他们对元杂剧的文体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王国维提出了“真戏剧”的观点,吴梅对元杂剧声律曲谱做了大量的修订工作,深入讨论元杂剧的结构模式、脚色配置等元杂剧外在文体特点。董上德着重研究元杂剧文体的内在特点,认为元杂剧是不同于一般文学的“活文学”。关于“四折一楔子”结构模式形成的历史因素的探讨和脚色、宾白、科泛的研究贯穿于整个20世纪元杂剧的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