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611.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由英、美、俄等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有效的训练方法。本研究选取普通高校和地市体校的40名中长跑运动员(14-22岁,男女各半)为测试对象,观察常压间歇低氧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适应机制。实验结果,常压间歇低氧训练可以刺激机体中红细胞的生成,增加血液中氧的运输能力,提高携氧能力,并能有效地提高人体机体的运动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12.
研究了在间歇搅拌反应器中,用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水解乳酸丁酯的反应动力学.测得了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水解反应数据,建立了实验条件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该实验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满足单点吸附机理,受表面反应控制,该表面反应是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水与未被吸附的乳酸丁酯发生的反应.  相似文献   
613.
玉米浸泡液成分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传感器和自动分析仪对玉米浸泡过程中的还原糖、葡萄糖和乳酸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检测结果表明:浸泡液中还原糖、葡萄糖及蛋白质含量随时间先减后增,而乳酸含量则随时间先增后降。采用传感器法测定玉米浸泡液成分较传统方法误差小、操作简单,达到了快速检测的目的。通过本研究,建立了玉米浸泡液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也为浸泡工艺的优化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14.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12名受试者在四周高强性间歇训练中的血液指标进行分析。重点检测了在实验期间,血液内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乳酸的变化情况。并对训练期间的各项时间和实验前后的运动成绩进行了记录。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比较,来进一步检验高强性间歇训练法是否真的能够切实提高机体的有氧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615.
L-乳酸的生产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萍 《科技信息》2008,(17):31-31
阐述了L-乳酸的性质.分析了乳酸生产的原料和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616.
小鼠心脏缺灌和再灌早期乳酸脱氢酶释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离体小鼠心脏,用Langendorff法灌流,平衡10min后全心缺灌,于再灌期最初5min内按一定时间顺序收集冠脉流出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浓度(U/L),作为心肌细胞损伤的指标。实验分3组,分别采取不同的缺灌时间:5min,10min和15min。平衡期LDH释放对照值3组分别为(7.8±0.8)、(7.9±0.7)和(7.6±0.7)U/L。缺灌期即开始LDH的大量释放,随缺灌时间加长而递增。再灌期,3组LDH均呈现双相释放,第Ⅰ峰出现于再灌开始15s,峰值极高,分别为:5min缺灌组:(55.4±3.8)U/L;10min组:(86.8±5.4)U/L,15min组:(96.2±6.8)U/L,均与各自平衡期对照值差异显著(p<0.001)。该峰升降迅速,主要反映缺灌对心肌的损伤。第Ⅱ峰出现于再灌早期第180~240s之间,峰值较低。3组分别为(15.4±2.0)、(17.3±1.6)和(15.9±1.4)U/L。3组之间,除第Ⅰ峰峰值5min组与10min组、15min组差异显著外,其余各点均无显著差异。此外,统计了再灌期5 min内出现的心律失常,有室性早搏(PVC)和室速(VT)。PVC次数在上述3组中分别为187±17,217±10和244±14。VT所占时间在这3组中分别为(10±2)s,(22±3)s,(24±2)s。再灌期正常窦性节律时间(NSRT)分别为(214±SD29)s(SD为标准差),(196±SD24)s和(183±SD24)s。实验首次用小鼠离体心脏建立了一个以心肌LDH释放为指标的实验模型,为深入研究缺血再灌对心脏损伤及其防护提供了方便和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17.
文章研究了海藻酸钙包埋法固定米根霉间歇生产乳酸的工艺,并考察了固定化凝胶珠颗粒直径、接种量、装液量、糖的质量浓度以及发酵温度对产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化凝胶珠颗粒直径为2.4 mm,接种量为20%,糖的质量浓度为10~100 g/L,温度为32℃条件下,产酸速率可以达到15.5 g/(L.h)。  相似文献   
618.
在酸性条件下,乳酸依沙吖啶被高锰酸钾氧化,在甲酸增敏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乳酸依沙吖啶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初步讨探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体系对乳酸依沙吖啶的测定线性范围为1.0×10-7~3.0×10-5g/mL;检出限(3σ)为3×10-8g/mL;对5.0×10-6g/mL乳酸依沙吖啶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0%.本法用于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中乳酸依沙吖啶的含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19.
中菊头蝠和折翼蝠组织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中菊头蝠(Rhinolophusaffinis)和折翼蝠(Miniopterusschreibersi)的心脏、肝、胃、肾脏、骨骼肌和脑等6种组织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同工酶.结果显示:①LDH同工酶在不同动物的不同组织中表达各异;②出现了骨骼肌中B亚基含量显著高于A亚基的异常现象,可能与翼手类飞行时需大量能量来源的生理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20.
高产L—乳酸的米根霉及其摇瓶发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菌种,以及摇瓶发酵的实验条件。确定米根霉碳源、氮源、底物浓度和通气量等因素对产酸的影响。在摇瓶发酵中采用两步法:菌体生长和发酵产酸。当发酵培养基采用葡萄糖10% 时,产酸率可达74.80% ,对糖的利用率达95.0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