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9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3个地理种群蛤蚧不同组织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垂直板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比较泰国、广西和越南地理蛤蚧(G ekko g ecko)种群的肌肉、心、肝、肺、胃、肠、性腺、肾等8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和乙醇酸脱氢酶(ADH)同工酶。结果表明:广西种群和越南种群的LDH同工酶谱带在肌肉、心脏、肝脏、肺、胃和肾组织中完全相同,泰国种群各种组织中的LDH同工酶与广西和越南种群相比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有较多的亚带,三个不同地理种群的8种组织几乎均表现出明显的5条LDH同工酶主带,但不同种群不同组织的谱带着色深浅不同;各组织EST同工酶谱无论从带型,谱带着色深浅来看,泰国种群均与其它两个种群差别较大;三个种群8种组织ADH同工酶的带型基本相同,迁移率也大致相同,但谱带着色深浅不同。  相似文献   
432.
大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对锰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2个大豆品种(华春18和浙春3号)在不同时期、不同锰浓度(0,0.01,0.10,1.00,10.00,20.00 mg/L)处理下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锰浓度的增加,华春18的2种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大,浙春3号的2种同工酶的酶活性和酶带数目比较稳定.此外,大豆在中等程度的锰胁迫下能适当产生一些补偿性的酶带,但酶活性已受到一定的抑制.2个大豆品种不同时期的POD和EST同工酶酶谱对锰胁迫的反应也有差异.不同品种大豆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锰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433.
从结构植物学、植物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对红松和前红松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前红松叶的角质层内表面的胞间凸缘为浅波浪状,缘厚;红松叶的角质层内表面的胞间凸缘为深波浪状,缘窄.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结果可见,前红松有8条酶带,红松有7条酶带;前红松的酯酶同工酶电泳有6条酶带,红松的酯酶同工酶电泳有5条酶带.前红松与红松叶绿体基因组中的rbcL基因片段458个核苷酸中有5个不同.  相似文献   
434.
目的观察远志、茯苓煎剂(Polygala tenuifolia and Poria cocos decoction,DPP)对戊巴比妥钠所致空间方向辨别障碍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orris水迷宫观察DPP对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空间方向辨别障碍模型小鼠的影响,并测定其血清乙酰胆碱酯酶的含量.结果 DPP能缩短模型小鼠在定位航行实验中找到平台的潜伏期;缩短在空间探索实验中第一次到达平台的时间,并增加穿越平台的次数;DPP还能有效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的含量.结论 DPP能改善戊巴比妥钠所致的小鼠空间方向辨别障碍,改善空间方向辨别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DPP可降低小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提示其可能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提高脑内乙酰胆碱水平而发挥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5.
利用含有特定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人神经病靶标酯酶活性域的编码序列,经T载体克隆测序正确后,双酶切回收特异片段定向插入到增强型绿色荧光表达载体pEGFPN3中,通过酶切反应鉴定,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神经病靶标酯酶活性域的融合表达载体pNESTEGFP。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其转染到人神经瘤母瘤细胞SHSY5Y中,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神经病靶标酯酶活性域分布于细胞质中,而且没有导致内质网膜的聚集,表明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和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